前陣子打開台灣或美國電視的體育頻道,最火紅的英語莫過於和林書豪有關的單字,從Linsanity、Lincredible(林書豪不可思議)、Linpossible(林書豪完成不可能的任務)、Linderella(林書豪像灰姑娘般奇蹟的崛起)、VaLintine(想當林書豪的情人)、甚至還有Linfluenza(關注林書豪症候群)這種單字,而這種突如其來的造字運動似乎還在進行中。從2012年2月5日開始,這個台裔美籍「哈佛小子」林書豪從板凳崛起,率領尼克隊打出七連勝,不到兩周從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為超級巨星,迅速竄紅後,Linsanity〈林來瘋〉不斷出現在CNN等美國主流媒體上,隨著英語帝國大力的推波助瀾,這些表達語句也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在英語世界被引用超過兩萬五千次廣度、以及在全球媒體、書籍、雜誌、網路、部落格、社群網頁等使用七萬五千字深度之後,Linsanity目前被全球語言觀察機構(Global Language
Monitor)認定為英文新字,意思是迅速成為時尚、潮流的人。
然而回過頭來看,若不是有籃球、華人、在美國爆紅等等共通的相關背景知識,Linsanity會成為我們用來交流,甚至溝通的英語用語之一嗎?如果從另外一個單字來探討這個現象,對比會更更讓人印象深刻,這個字叫做Tebowing。你今天Tebowing了嗎?Tebowing(提波式的祈禱、提波式的行為),指以「單膝跪地,低頭沉思」的動作開始禱告。這個單字源自NFL美式足球野馬隊明星四分衛提波(Tim Tebow)的名字,由於提波達陣或賽前都會單膝跪地祈禱,這個動作引起許多人模仿,成為2011年全美流行語,列入字典。對台灣人而言,而前者由於最近常在媒體上看見因此較為我們所熟知,後者生活中較少使用以及若未關注這方面的消息,當和美國人聊天時對方運用到此單字便容易造成溝通上的障礙以及誤解。這兩個例子對比說明了英語成為世界語言的發展與限制;儘管美式英語是全球語言,在缺乏背景知識的提點下,很多必須借助語言的訊息傳遞可能導致訊息斷層(information gap)或溝通誤差(miscommunication)。
同樣從美國運動領域出來的幾個表達語句也可以生動的說明類似的情況。例如Bench
warmer(候補選手;意指上不了檯面的人)、Strike out
(被三振出局;失敗)、Right off
the bat (剛剛離開打席;當場)、Get to the
first base (上到了一壘;有希望成功,有好的開始)、Take a
rain check(因雨延賽;下一次再約)等等。在英語會話教學情境中常常被問到為什麼”Let’s
take a rain check!”意思是”下一次在約”,原因是棒球大聯盟的比賽如果因雨延賽,球團會給買票進場看球的球迷一張因雨補看比賽證明(rain
check),球迷可以因而補看任何之後的比賽,因此延伸成為下次再來。在英語會話中適當使用這種表達語句固然可以表達說話者已經融入語言使用的社群當中,但遇到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人就必須稍費唇舌解釋一下了。
在「英語帝國」這本書中,作者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提到他參加的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議,在其中遇到缺乏相同背景知識而使用英語表達語句造成的訊息斷層和溝通不良的情況。討論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有位美國學者說出“That came
out of left field”(那是從左外野來的;那真是奇怪),頓時全場一片靜默,大家並非在思考哪個顯著的評論,而是彼此納悶著「從左外野來」是什麼意思;儘管作者本身也同樣是美國人,卻也不了解這句話的涵義,因為這是棒球術語,而他卻對棒球一無所知。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二次大戰的歐陸戰場,根據「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書中敘述,美國空降部隊101師的E連連長溫特斯對無線電另一頭的軍醫官請求援助,說傷亡人數有「兩支棒球隊那麼多」,但是對方對運動一無所知,便不能了解「兩支棒球隊」人數到底有多少。
試著去想想在背景知識不盡相同的國際學術會議場合中,使用Linsanity 來形容原本默默無名卻一夕爆紅的學者,或用Tebowing來形容上台報告前禱告祈求一切順利的動作,在其他對美式文化全然陌生的英語使用者而言有可能造成的訊息傳遞落差。有了以上認知,在「諾曼第大空降」之前提到的例子中,溫特斯應該明確表達說傷亡人數究竟有多少,而不是用「有”兩支棒球隊那麼多”」來表達,如此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儘管林來瘋(Linsanity)真的很瘋,在英語繼續以全球語言傳播的未來,我們更要小心這方面的限制,盡量避免使用具有或帶有濃厚背景知識的表達語句,才能有效地以英語進行溝通。
最後推薦一下一個介紹
林來瘋很專業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