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之前教過學生問我關於人生抉擇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我以前也問過我的老師。有趣的是,當年老師們給的答案,似乎也適用於回應現在學生們問的問題。看來,有些觀念似乎是放諸四海而皆準(universal),而且甚至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的。


 


        記得當時念到大三,看來也該到了認真思考未來前途的時候了。看著周遭的同學準備念研究所比準備就業的還多,我也想西瓜偎大邊一下,準備考個研究所來念念。就把這個問題拿來請教了一下當時我認為對我學習觀念非常有啟發的教授。沒想到她劈頭就說,又多了一個西瓜效應(jump-on-the-bandwagon effect)的犧牲者。我還記得當初她問我問題時,她那洞悉一切的睿智眼神。


你想念甚麼?””你還沒有工作過你怎麼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你真的思考過這的確就是你想走的生涯規畫嗎?


 


        我不否認我對她的前三個問題幾乎啞口無言。事實上,我是看到很多班上都選擇繼續念研究所才做這個決定的。接著她的問題幾乎讓我打消了馬上繼續念研究所的念頭,尤其是想繼續攻讀自己學校研究所的想法。她說,外文系研究所和大學部(undergraduate)相當大部分師資是相互支援的。如果你在大學部四年還覺得學不夠,研究所兩年怎麼可能滿足你的求知需求?””既然你已經相當熟悉嘉義了,是不是該認真思考到別的城市闖闖?新的環境,新的刺激,往往往也會帶來新的發展。


 


        我囁嚅的說到別的地方發展,尤其是北部,更尤其是師大或清大體系的英語教學所,日常生活的開銷(daily life expenses)對家裡可能是種負擔(哈哈,如果我考得上的話)。她說得更是直接啦:念書本來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investment)。如果覺得這種投資超過負擔,為什麼不乾脆先去就業算了。就業其實也是一種學習機會,你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審視自己在大學發展的專業能力是否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


 


        聽了她直截了當的評論之後,我自己也沉思了很久。然而,無論她的建議是甚麼,我很清楚我終究還是得自己做出決定,畢竟這是我的人生。後來,我選擇了一條相當少人走的路:直接進入就業市場,也藉著實務經驗磨練自己的教學能力。經過幾年,當我相當確認自己想進修的目的時,我又回去找教授寫推薦信。這次,她毫不猶豫的答應給我協助。當我問到,我選擇申請就讀的英國大學的時候要考慮排名嗎?她的回答更妙了。Ask not what ranking can do for you, but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ranking.(不要問排名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排名做什麼?)”


 


        真的很感謝教授的幫忙和建議。如今,我看著那條曾經在人生抉擇點分叉的路,無論那條路走起來感覺如何,我很高興我走了現在這條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yshine 的頭像
    shinyshine

    shinyshine的部落格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