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除了完成論文文獻探討的第二次審定稿(second draft)之外,也已經開始著手做問卷調查統計的數據分析。審視著從二中回傳來的問卷結果,我驚覺到原來高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相當有自己的想法了;以”能以優秀的語言成績上台清交成政等名校理想校系,比實際語言溝通能力重要”這個題目來說,高一女生贊成與不贊成比例是反對者多的20:21,然而高二男生的贊成和反對比例卻是相反的78:48。另外一位學習英文4-6年的男同學在問卷最後填上對考試的看法是:考試是必要之惡,但能免則免,與其用考試去督促學生,還不如在內容上吸引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真是鞭辟入裡,一針見血的評論呀!但是不知道這位同學要如何解釋”上課互動情形最好的班級,考試成績卻最糟”的現象?如果考試成績不重要,為什麼在”考試得到的分數會影響我的學習意願和情緒”這題得到的同意反對回應是118:7和35:6的懸殊比例呢?對老師一樣是如此呀,只不過題幹裡的”學習”要變成”教學”罷了。有趣的是,儘管很有主見,不知道一般的高中學生究竟知不知道在學者眼中定義的”優秀語言學習者”必須具備的條件是甚麼?
根據學者魯賓(Rubin,1975)的看法,一個優秀的語言學習者應該:
樂於做精確的猜測,
有強烈的溝通動機,
不受約束(uninhabited)而且樂於犯錯,
藉著分析及檢視語言模式專注語言形式(從做中學),
善加利用所有可以用來練習的機會,
精確檢視(monitor)自己及他人的語言,
注意所表達的意義(而不是拘泥在字詞形式的正確與否)。
此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相較之下使用比較多的語言學習策略;像是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例如做有系統的筆記)、記憶策略(mnemonic strategies,例如將既有知識與新學知識產生連結以鞏固記憶)、超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跳脫自己學習者的認知,尋求其他適合自己學習型態的方法)、(溝通)補償策略(compensatory strategies,例如使用同義字、婉轉語、作情境猜測)、表達感情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例如用目標語言寫日記) 和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等等。學者牛津Oxford(超讚的名字,2001)認為:語言的學習策略是可以教的,而且對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都有正面的影響。學習策略的教授應該直接,而且充分融合在課程當中。
這讓我們不禁回想到這學期我們參加的最後一次研討會,討論的內容就是如何藉由有效的教學促進語言學習策略的習得,進而促進語言學習的效果,主講的正是我們教育學院大師級的教授Michael。真的好快!儘管距離上次上他教授的課記憶彌新,但是我們這一年的學習之旅真的要告一段落了。只剩下教授口若懸河的璣珠之語,仍然迴盪在我們曾留下足跡的艾曼紐校區走廊上。
(後記之一:在此特別感謝國立台中二中的Constance和書評老師對我問卷施測的協助。)
(後記之二:這篇文章其實開始在6月20日Andy出生的前一天;10天過去之後,身為奶爸的我要重新開始投入論文寫作了。Andy,英文要學好呀!)
教授級的研討會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連開場白都找來同樣是大師級的Ros擔綱演出.
好久不見的教授, 不過這次研討會似乎少了那麼一點之前上課時的妙語如珠.
研討會之後當然馬上開個讀書會鞏固一下思緒...
最後的研討會也告一段落了, 畫下完美句點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