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就要降臨,而我們的遊學團也即將啟程了。從英語文學習的角度來看,一趟到目標語言文化範圍的密集學習過程,不僅是開拓國際視野的絕妙方式,更是全面檢視語言學習成效,刺激進一步英語語言學習、和以及和國際英語學習接軌的的大好機會。在語資班奮鬥了這麼久,發現英語口說能力非常難以培養,難怪有學者會認為口說能力是華人英語學習的阿奇里斯腱。2006新式的托福要考口說,卻意外造成不用考口說的舊制托福報名大爆滿,由此可見一斑。
英文也好,英語也罷,大家都知道聽說讀寫一樣重要。然而,在台灣英文考試獨厚紙筆測驗閱讀和寫作的大考趨勢牽引之下,英語的聽說能力往往被犧牲了。聽力倒是不容易馬上被發現,可是華人普遍不會用英語表達的缺點卻往往一覽無疑。於是說英語的能力往往變成華人的阿奇里斯腱(Achilles Heel),儘管其他能力都有一定水準了,可是往往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運用適當的英語將吸收進來的訊息轉化為想要表達的適切語意,變成唯一的致命傷。
學者Levelt(1989)曾經提出,語言的產出包含四個主要因素,觀念的內化(conceptalisation),包括語言訊息內容的思考及運用背景知識、適切的文法運用及發音。語句形成(formulation),也就是運用字詞、搭配實際適切文法斷句以適切表達語意。發音(articulation)以及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學者Bygate(2006)進一步指出所有語言產出技巧受到情境(context)影響:語意的表達和環境息息相關。坦白說,我們可以用英文思考、熟背文法、勤練發音、自我檢測達成上述的四個要素,用以促進英語的口說能力,但是我們無法創造一個全然使用英語的情境。短短一個月的行程,英語的接觸也許不是太多,卻能補足我們英語學習情境上的不足。
其實,直接使用英語聽說沒有想像中這麼難;流暢度(fluency)比正確度(accuracy)重要。願意溝通的態度、適切的單字拿捏和表達,其實遠比死背一些生硬的倒裝冷僻句型在溝通上還要有意義。只不過沒有身歷國外之境,許多華人往往無法體會。沒有任何國際朋友,會一見面就拿出一張英文考卷,請我們作答之後讚美我們的高分;卻往往因為我們答非所問,或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沉默感到尷尬。透過遊學課程,可以徹底讓我們在必須大量使用英語的情境下,充分省思我們英語學習的阿奇里斯腱,並且得到學習角度的修正,實在太值得囉。
2007的聖誕派對: 全程用英語進行, 口說不強都不行.
回台灣之後再用英語介紹客家擂茶文化!! Coo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