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遊覽英國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俯瞰巴斯溫泉  

        在寒風呼嘯的冬天,還有甚麼比得上令人通體舒暢,暖呼呼的泡湯享受呢?我們今天來到英格蘭著名的世界文化遺址----羅馬巴斯浴池,就是希望能體會一下傳統英式下午----泡湯的樂趣。據說,這個浴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860年。當時有一個患痲瘋病而被驅逐出國境的塞爾特國王發現了這個天然湧出的溫泉,他看到在溫泉裡打滾的豬似乎非常快樂,於是起而效尤,沒想到他的痲瘋病症因此痊癒。從那時起,具有神奇療效的巴斯溫泉傳說不脛而走。

 

俯瞰溫泉的凱薩   

     西元一世紀當羅馬人征服英格蘭和塞爾特人之後,有相當大部分的羅馬人留駐在英格蘭當地,與當地人通婚並建立這裡獨特的社群文化;這個浴池就是當時極端重視衛生的羅馬人所建構的產物。當時,這個浴池分成三個部分,包括塞爾特水神加羅馬智慧女神Sulis Minerva的神殿,大浴池本身,以及依附在附近的蒸氣浴桑拿室等等公共設交場所。

 

修道院的溫泉  

        在羅馬人統治的四百年之間,這個浴池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身體微恙的病患,戰場上負傷的士兵,想舒緩疲憊身心的市井小民,想殷勤招待朋友的富商巨賈,和想打通關節的投機主義份子等等,通通聚集在這裡;泡澡、治療、蘇活筋骨、聊天八卦、賭博行賄,樣樣都來。從地底湧出的天然溫泉,源源不絕的注入浴池當中,保持浴池的水溫一直在攝氏46度左右;在標榜蒸氣浴療法的房間旁邊,甚至還有供給當時人們做冷熱交替芬蘭浴的冷水池。

 

羅馬人蓋的下水道  

        如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美麗雕飾的廊柱,別具特色的石材地板,錯縱繁複的桑拿浴室,匠心獨具的高雅神殿,甚至仍在運作良好的儲水池和下水道系統,歷歷見證了羅馬人建築工藝的高超。

 

羅馬浴池正門樓    

    然而,在羅馬人從不列顛撤退之後,他們苦心經營的浴池文化不被後來入侵的民族所重視,這樣的大浴池當然無可倖免的進入蒙塵的黑暗期,甚至成為被埋在地表下的廢墟。一直到中世紀,修道院的僧侶才又重新開發溫泉附近的設施。巴斯城鎮的山明水秀,以及天然溫泉的撫慰人心仍然使得這裡成為文藝復興時期非常重要的觀光勝地,甚至有遠至今日德國的修士從歐洲大陸千里迢迢不辭辛苦得來到這裡朝聖,在18世紀初期安女王拜訪後更是達到巔峰。1870年代,當一群工人在浴池廢墟附近施工的時候,他們不經意的發現,終於使得這個浴池重見天日;有經營頭腦的英國人加速整修相關的周邊設施,使她恢復了往日的美麗輝煌。

 

人不如鳥    

     重頭戲來了,要怎麼泡湯呢?原來以現代人的觀點,這裡的水質已經不適合現代的人類在這裡做這種休閒娛樂了,真是掃興。我們一大群來自各國的觀光客只能在寒風中瑟夙,眼睜睜的看著溫暖的泉水呼嚕嚕從池子的一頭冒出來,再呼嚕嚕從另一頭流出去。從頭到尾,只有兩隻超級幸福的鴿子泡在這溫暖又有神奇療效的泉水裡取暖。唉,我們的待遇還真的不如那兩隻鴿子呀。喂,你們差不多也該起來了,醫生說泡湯一次不能超過半小時,我們從一進來就看到你們在裡面泡囉,這溫泉不能減肥啦!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期將近一個月的英國遊學團,在明天結束荷蘭的行程之後就要到尾聲了。除了英語語言的學習,我真的相信每個人的國際視野和人生閱歷都更加豐富,我自己也不例外。除了北倫敦英國語言學校Hamstead的課程學習、倫敦的市區遊覽、週末到牛津劍橋等英國著名大學的參訪,荷蘭比利時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行程都讓我感到印象深刻。我個人最大的收穫是:第一次在倫敦待了將近3周、消除了英國沒有美食的刻板印象、第一次以36個學生不同角度體驗歐洲大陸。






 




我們這個團體主要是由二中和友校文華一共38位學生所組成,也包括台中女中、大里高中、高雄小港高中和三信家商的幾位散客。在這個團體裡,我看到這些同學優秀的人格特質:即使行李延誤也不亂發脾氣的、對人文歷史和語言學習有極度熱忱的、對其他人延誤造成的不方便寬容面對的、喜歡在團體裡擔任甘草色即使被揶揄也樂在其中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樂天活潑和積極開朗的好相處個性,這讓我們短短一個月的遊學行程充滿歡笑。


 





        首先感謝我們班上ArielIanJasperJoy對這次遊學團百分之兩百的支持,除了把自己的弟弟妹妹拉近來,在這次的活動中你們表現的超高紀律(從未遲到)讓我刮目相看(儘管你們當中有人把遊學團搞成血拚團)。感謝以茹、郁璇、和Sophie的卡片,你們的關心問候讓終日奔波的我感到溫暖。感謝Kenny像是小老弟般的跟上跟下處理一些雜務、Alan適時提供笑點和絞盡腦汁想出部落格上的三則回應。


 


 






        接著感謝茹瑄半自願擔任晚餐時刻茹瑄模仿秀的女主角。感謝乃慧讓我知道10年以後身體檢查可以打折。感謝怡欣、何珣和謹華分享的推甄申請升學經驗。感謝茜宇老師和其他所有團員忍受在我要求照團體照時,自動按照照相隊形排隊時的彆扭。最後更要感謝苦守寒窯28AmyAndy,讓我沒有後顧之憂的把行程完成。




 

 



        
感謝這些日子以來和我一路走過倫敦每一個角落的遊學團夥伴。當我抬起頭看望晴朗藍天的時候,我永遠會記得我們曾經一起在英格蘭,期待每一天的天氣都是如此的美好。


 








貝克接福爾摩斯博物館, 果然還是男生們比較有興趣.


 


 



比利時淡菜餐, 只可惜我對這類的海鮮極度過敏.







終於我們也吃到道地的英國克倫威爾餡餅. 個人認為這是代表英國食物的第二名.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每次來到牛津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和收穫,今天也不例外。


 


 





多元、尊重與包容一直是牛津大學近年來力求遵循的立校準則。擔任我們解說員的Mark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來自美國陽光之州佛羅里達,家裡距離洋基每年春訓的棒球場車程45分鐘。唸完碩士之後準備繼續攻讀博士的他,閒聊的時候告訴我來這裡學習的原因之一是,這裡有著別於美國一國獨大的多元觀點。只從一個角度看事情會很危險 (Judging things from only one perspective can be risky.)”,他說。


 


 



跟隨著Mark的解說和帶領,我們從著名的牛津地標牛津殉道紀念碑、牛津畢業學生最後畢業巡禮的薛爾德尼安大禮堂(Sheldonian Theater)、供應牛津大學城日常生活所需甚至是觀光客解決上廁所生理需求的加蓋市場(Covered Market)、地下六層而且不允許書籍出借的牛津圖書館(Oxford Library)、到著名電影哈利波特拍攝場景的基督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貫穿古今900年的歷史,更是一個近代社會逐漸從思想一統到多元、尊重、包容的演進過程。一個原本只信仰天主教,甚至迫害不同信仰價值的神職教育機構、一個原本只收男性學生的大學,到最後居然允許看起來就是怪力亂神的魔法電影,在近代200年之間出了16位英國首相最為著名的精英學院進行拍攝工作。牛津大學的思想觀念的與時俱進讓我們印象深刻。


 


 


 



        時光飛逝,Mark難得美式英語的精采解說也將告一個段落。我們不會忘記今天在牛津大學的深入探索與見聞,就如同我們不會忘記如此燦爛的陽光,曾經如此和煦的灑落在牛津大學的每一片草地。


 


 



這家三明治店也是Mark推薦的,  每一"根"三明治只要2.75鎊, 味道還不錯.


 



為了不浪費逛牛津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們只好以人行道為餐桌.


 



        我們的背後是嘆息橋, 1914才蓋完的嘆息橋曾經因為校長聽說牛津的學生是全英國最胖的而關閉一段時間, 迫使學生必須進行學校建築物之間的繞路運動減肥.


 



        紀律嚴明的牛津圖書館, 書本不準借閱只能在當場讀完, 所以學生必須非常聰明到能把書整本背起來, 曾經有學生因為企圖偷書寫作業被逮而退學. 然而圖書館管的了裡面管不了外面, 牛津學生還是必須把腳踏車上鎖以防被偷, Mark甚至必須隨身帶著其腳踏車的安全帽以免被偷走. 一個籬笆之隔, 紀律卻成了強烈對比.


 



Alice夢遊仙境的專賣店, 以為沒什麼人...




其實裡面已經擠爆了, 要不然穿著Alice in the Wonderland角色制服的員工很樂意合照.


 




優雅的小巷弄. 觀光客趕行程的同時, 當地人卻悠閒的在陽光下閱讀.


 



晴空下的基督學院中庭建築, 真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那些窗戶裡接受學術轟炸的洗禮.


 




不管經過這裡幾次, 藍天白雲綠草地的基督學院還是很漂亮.



一大排的薰衣草被遮住了.





像是溫布敦的草地, 好想跳上去踢一場足球.





人山人海圍觀的表演, 我們幾乎無法穿越街道.



一大早就擠滿等著進場的基督學院, 幸好天氣變的很好了~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閃耀著金黃色粼粼波光的深綠色河水,蜿蜒著延伸到翠綠、深綠、黃綠色交織的草皮地毯。清爽的夏日微風穿過樹梢,和煦的陽光疏疏落落的灑落在我們的肩頭。人們優雅的笑聲,在朗朗宛轉的鳥語,和層層拍岸的水波中此起彼落的盪漾著,在英格蘭,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在天氣宜人舒適的夏日時分,在牛津大學的泰晤士河河岸漫步來的讓我們感到愜意。


 


 



 


        很多人以為只有劍橋大學才有撐篙的行船,其實牛津也有,只不過因為是在廣大校園的一個僻靜之處,所以不是廣為人所知。然而正是因為知道的人不多,我們可以在這個觀光客摩肩擦踵的過度擁擠之處,找到一個能夠全然讓自己精神得到紓緩的可愛角落,能夠讓滿滿塞滿旅遊行程訊息,以及和其他觀光人潮進行照像競爭的緊張思緒和角力壓力得到釋放。在牛津大學城偏僻的這一隅安靜角落,淙淙流過的泰晤士河支流就像是一個永遠不會疲累的按摩師,貼心的讓我們所有的緊張張力得到抒發。


 


 



 


        我們讓身心靈壓力得到解放的同時,這個按摩師的背膀卻沒有閑著;背著百萬學貸的各個階級牛津學生們,正在用他們最能回饋大眾的方式減輕他們的財務負擔。撐篙的行船來來回回的忙碌穿梭,賣飲料的也好、純解說的也好,挾帶著各種口音的英語在擺渡的學子口中忙著招呼。品嚐著英式的甜甜圈,欣賞著這群認真工作的牛津學子,我們盡情的享受與世無爭的徹底悠閒。


 


 



        儘管如此,真正與世無爭的族群,大概就是悠遊在河岸邊的鴨子族群了吧;看著他們無憂無慮的樣子實在讓我們感到忌妒,而想開開玩笑的想法油然而生。不知道英國的鴨子們喜歡的是英國道地的超級甜甜甜圈,還是遠渡重洋而來的台灣酥脆科學麵呢?灑落這些食物的我們依舊保持著希臘諸神的優閒優雅,而可憐的英國鴨子們的特洛依搶食試煉戰役,卻眼看著就要開始了。


 




不知道哪一種飲料居然要350鎊?




可愛的牛津大學生, 還要我們幫他穩住船身...


 



看來下一筆生意又上門了.


 



非常悠閒的午後時光.




實驗證明鴨子們比較喜歡台灣來的科學麵.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不喜歡史特拉福市街上觀光客的摩肩擦踵和商業行為的熙熙攘攘,不妨和我們一樣,在路邊的地圖販賣機買張地圖,放鬆趕著行程的步調,信步沿著遊覽步道欣賞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和亞雯河(River Avon)河畔的明媚風光;如果不想花錢買地圖,就跟著背包觀光客的足跡走就好了。只要有著對美感的嚮往和衝動,綺麗的景色會自己帶路。


 


 


 



 


        除了是史特拉福的宗教信仰中心,亞雯河河畔的聖三一教堂因為莎士比亞受洗,以及死後長眠之所而有名。和其他所有英格蘭的教堂一樣,教堂的四面牆壁不惜工本裝飾著莎士比亞時代造價昂貴的手空彩繪玻璃,述說著「一綱多本」的聖經故事(哈哈,當行政當到有點走火入魔啦)。這一大片雕梁畫棟和五彩繽紛讓我們見識到這個早期經營羊毛加工業致富城鎮的富裕。


 


 


 



 


         1613年莎士比亞去世之後,就在這個聖三一教堂舉行了安葬儀式,並從此長眠於此。細心的英國教友們還在1623年特別把莎士比亞的長眠之地用黑色的繩圈圈起來,甚至另外立了一個半身人像的墓碑,讓遠道而來的觀光客可以得償拍照的宿願,也就是說17世紀就開始讓莎翁幫他們賺觀光財了,尤其進來這個地方拍照是要另外付費1.5鎊的,一切在商言商。也許英國人認為適度的商業化有利於觀光事業的永續經營。


 


 



 


        走出教堂之後,發現教堂被一大片歷史悠久,花團錦簇的古蹟墓園圍繞;只不過遊客如織,陽光燦爛,讓我們絲毫感受不到墓園應有的陰森。有人認為,這個美麗墓園激發莎士比亞劇本「羅密歐與茱麗葉」當中茱麗葉最後殉情的地點。這個沒有經過的證實的論點就和其他許許多多和莎士比亞的傳言一樣受到觀光客和當地居民的歡迎。說真的,在這些發思古之幽情的墓碑上念上一段羅米歐與茱麗葉的劇本一定很有fu吧,尤其如果能得到一些"看不見觀眾"的回響的話。


 





        沿著亞雯河畔的林蔭步道前進,英格蘭的仲夏鄉村河岸景色真的讓人覺得通體舒暢,而縱橫英格蘭中部運河設施的船舶在卸下當年運輸和交通的功能之後,如今成為觀光客體驗英格蘭風情的另一種方式。然而,租用這些饒富風味的船隻代價實在太高,還是務實一點吃個船上賣的冰淇淋好啦。


 


 



聖三一教堂的美麗祭壇, 莎翁的長眠之所就在左下角~


 



我們剛進教堂的時候觀光客仍然很多, 我們照相站的位置正是1.5鎊分隔線的地方.


 



近年來地球暖化造成的天候異常也在史特拉福留下無可磨滅的痕跡, 據說這艘船在2006年的洪水推波助瀾之下"靠岸".


 





史特拉福當地製造販賣的冰淇淋, 一球2.5鎊(台幣150元), 還以為海盜船來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去搭搭船, 如果預算許可的話. 預算不許可就站在岸邊和觀光客們揮揮手, 一樣愜意啦!




即使來了兩次還是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下次還想來唷!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英國旅遊景點當中,最讓我們念念不忘的除了巴斯,就是這個靠近華威、英格蘭第二大城伯明罕Birmingham、以及號稱全英國最美麗鄉村柯茲窩Cotswolds的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第一次的造訪,是在落英繽紛的深秋。而這一次在仲夏的重逢,讓我們有果然不虛此行的深刻感受。除了感受莎士比亞的魅力,更體驗到史特拉福仲夏夜的美麗。


 


 


 



 


        史特拉福的英文地名背後,象徵著這個小鎮淵遠流長的歷史人文風情。”strat”是古英文語言中的街道(後來成為現代英語的street),而”ford”指的是在河邊淺灘附近匯集的羅馬道路;兩個字融合(fusion)的結果,stratford字義上指的是在河岸旁平原錯綜交錯的道路中心,這些道路和商業發展自然演變成今天我們看的繁榮城鎮。事實上,從央格魯薩克遜時代開始,史特拉福就是英格蘭中部的羊毛產物中盤商市集;產自英格蘭中部柯茲窩地區的羊產物便源源不絕的透過亞溫河的船運運到這裡,在這裡批發(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之後轉賣的全英格蘭的其他地方。


 


 



 


        這些歷史和和莎士比亞有什麼關聯呢?當然有。因為莎士比亞的父親就是靠著製作和販售羊毛手套的小買賣維持生計,藉此支付莎士比亞上文法學校的學費。今天當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拜訪莎士比亞出生地博物館(Shakespear’s Birthplace)的時候,裡面的導覽員會詳細解說從羊毛皮革製作(tanning)成為羊毛手套的過程;也因為羊毛貿易的繁榮興盛,這個兩萬人口的小鎮得以靠蓬勃的商業發展支持藝術、公共造景以及文化發展。莎士比亞這個如此偉大的劇作家之所以能孕育於在這種優美的環境下,不難想像。


 


 


   


 


       


        夏天到史特拉福一遊的確讓我們覺得心曠神怡。相較之下,深秋的氣溫真的比較冷,而日照也相對短的許多。不像舒適宜人的夏天,氣溫是吃一支冰淇淋剛剛好的溫度,無論走多久都不會覺得汗流浹背的疲倦。家家戶戶街頭巷尾,在窗櫺上能享受到日照的地方都擺上美不勝收的花飾,在微風中綻放的繽紛和四處傳遞的芬芳,讓我們的心境填滿了喜悅。白雲藍天的背景,鮮豔的紅黃色花朵盛開在黑白色系搭配完美的都鐸式建築當中。難怪莎翁會把美女比喻成夏天;在英國,夏天是最讓人們興高采烈的時節。

 


 


 



 


        夏天的超長日照給我們這種背包客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是:儘管應該是晚上的7點,天空依然是亮晃晃的,但是街上卻很少遊客流連,我們因此得以恣意到處流連欣賞,而且照相照到爆(相片多到我這輩子應該都不用再和莎翁出生地這棟建築物照相了)。成群結隊的遊客們也許早已不見了,滿溢著喜悅的聲聲驚嘆,卻仍然流連在史特拉福仲夏夜時分圓圓鵝卵石鋪成的石板路上。






有名的納許之家, 美麗的花朵裝飾著黑白相間的牆板, 這是夏天才會有的美景!!






典型的英國都鐸式建築: 斑馬塗裝外牆和為了爭取陽光和日照的凸窗設計是其中特色. 現在這些房舍是青年旅社. 照相的時候已經過了下午5點, 天空依然清澈, 路上行人稀疏~~


 




史特拉福有名的鐘塔, 看看時間, 已經快要晚上7點囉!


 




據說莎士比亞小時候溫書的圖書館! 前面的那位不是雕像, 而是活生生的街頭藝人!


 




據說是莎士比亞就讀的文法學校~~讀文法還是有點用處的!


 



畫面右側飄揚著美國國旗的就是美國哈佛大學創辦人父母親在英國的居所, 現在已經成為相關歷史文物的博物館囉!


 



另外一個女性觀光客必遊, 男性觀光客荷包"殺很大"的泰迪熊博物館.


 



觀光客多, 遇到美女的機會也跟著增加~~這張照片真的不是我照的~~
 


 


後記很可惜,我們沒到過據說一樣美麗的Cotswold,不過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們格友Peggy英格蘭圓舞曲的專文報導唷:Cotswold品嘗英國最美的鄉村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座號稱全英國最偉大的宮殿果然吸引了來自全英國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國際遊客前來參觀。我們的加拿大鄰居們更是早就在他們念高中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座不來不可的巍峨宮殿;他們開玩笑著說,這座用法文命名的英格蘭宮殿標記著的可能不只是一座華麗的勝利象徵,更可能是她們現在之所以說英語,而第二語言是法語的原因。300年前如果第一代邱吉爾公爵沒有贏得布倫亨這場關鍵戰役,他們現在所說的語言可能會完全不同。


 


 


 



 


     除了室內金碧輝煌富可敵國的邱吉爾家族歷代收藏,以及淵遠流長起起伏伏的家族經營歷史,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長55公尺,由第一位設計師設計修築的私人藏書館。這座精細雕飾的圖書館除了可以存放大量的藏書,供應溫暖的美麗壁爐、出自藝術大師之手的皇親國戚畫作、典雅舒適的沙發和桌椅擺設同時還提供了讓邱吉爾家族閱覽交誼的遊憩空間;從藏書廊西側的落地窗往戶外望去,美麗的英式古典巴洛克庭園映入眼簾。想像一下,在這裡閱讀幾本書、啜飲一杯茶或咖啡、和親朋好友聊聊天,累了就看看窗外明媚的風光,這該是多麼愜意的享受。


 


 



 


     不過仔細算算(就算我數學很差):精雕細琢的天花板和廊柱、布置奢華的古典家具、大塊鋪陳的瑰麗壁紙和搭襯地毯、運用大片天然採光的玻璃落地窗(18世紀初期的玻璃價格還很貴)、再加上之後必須使讀書廊保持溫暖的壁爐暖氣供應,難怪公爵夫人莎拉會因為開銷無度的理由開除這個沒有預算概念的演員設計師。畢竟,這種閱讀的享受也許到公家單位的圖書館就可以用少少的代價得到了。


 



 



 



 



 



 


     此外,這座1920年由法國設計師Achille Duchene所設計壯麗庭園,按照17世紀英格蘭流行的對稱風格規劃。詩意盎然的庭園裡花木扶疏、古木參天,依山傍湖非常優美的景致讓我們至今難忘。有趣的是,不知道設計師有意還是無意,他的名字和特洛伊戰爭中的希臘英雄阿奇里斯Achilles非常相似,以致於庭園中滿布似乎是希臘羅馬神話中出現的角色雕像,其中又以打鬥的戰士雕像最維妙維肖。當然,波瀾壯闊的湖光勝景和萬傾千波的無盡綠野也讓人胸襟開闊。沐浴在初春的陽光下,許多背包族遊客在這片大自然和人工力量完美契合的傑作上優閒的度過無憂無慮的一天。


 


 


 



 


  布倫亨宮唯一美中不足的還是遊覽英國的老問題:吃。宮裡唯一供餐的地方讓人最滿意的部分是裝潢,提供的食物仍舊是乏善可陳的英國料理,而且價位驚人。根據我們加拿大鄰居的說法,他們提供的餐食和自己料理出來的餐點味道相去不遠,而且兩人份索價15(當時接近1000元台幣)。我們還是吃自己帶來的法國麵包和非洲肯亞香蕉好了!(不會剛好是現任美國總統的親戚栽種的吧)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農曆新年到了,祝福大家的吉祥話當中總免不了有祝福大家萬事如意的表達語句,提醒著我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然而,儘管意見不合或是紛爭不斷的這種不如意事卻也有著通向美好結局的可能。位在英格蘭牛津近郊的布倫亨宮就是這種典型:她是一個雄偉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獨特建築,除了富麗堂皇的私人宅邸、淵遠流長的家族陵墓、更具有獨樹一格的紀念意義;而同時,她卻也是一連串紛爭喧擾之中誕生的藝術產物。


 


 


 



 


        這座宮殿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704年。當時,約翰.邱吉爾,也是第一代的馬堡公爵(Duke_of_Marlborough)在法國的布倫亨戰役(Battle_of_Blenheim)中,領導英格蘭協同剛成立不久的荷蘭共和國(Dutch Republic)和後來成為奧地利(Austria)和德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國軍隊。這場戰爭不僅確認了許多歐洲新興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更確保法國的勢力不會肆無忌憚的在整個歐陸擴張。為了表揚約翰.邱吉爾公爵先生的偉大功績,當時英格蘭執政,同時身為公爵夫人莎拉好友的安女王特別賞賜給他manor of Woodstock這塊莊園土地,並答應贊助邱吉爾家族興建一座巨大私人宅邸的經費。也因此,布倫亨宮成為英國土地上唯一一座不是由皇室(the Royalty)居住,卻仍然以palace稱呼的宮殿。


 


 


 



 



 


        從建築師(architect)的選擇開始,這座宮殿似乎就背負著在紛爭喧擾的意見不合之中苦苦掙扎完成的命運。公爵和夫人屬意負責督建的建築師不同;最後,相當堅持己見的公爵夫人選擇了一位曾經當過戲劇演員(dramatist),卻從沒受過建築工程訓練的John Vanbrugh來主導建築工程。然而,他浮華誇飾的英格蘭巴洛克(baroque)建築風格卻超過邱吉爾家族的修建預算,加上後來公爵夫人和安女王交惡,導致女王抽調資助的費用,最後這座建築是由另一位建築師所完成,而建築風格早就因而改變。意見不一致而一改再改的結果居然造就成今天我們所看到既有雕梁畫棟的奢華,整體觀感又不失優閒典雅的布倫亨宮。


 


 


 



 


       到了20世紀,這座宮殿更與英國近代史息息相關。1874年,領導英國通過二次大戰試煉的首相邱吉爾就在這裡誕生,並且就湖畔的公園涼亭求婚成功,當年的公爵家族因此而生生不息;也因為300年來引人入勝的人文發展歷程,布倫亨宮在1987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UNESCO_World_Heritage_Site  


 


    


 



 


        今天,邱吉爾家族後裔仍然繼續居住在這裡。生財有道的他們除了把這個如夢似幻的居住空間當成收取門票的博物館,更開發了冒險樂園、蝴蝶館和迷宮等等休閒遊憩設施當成搖錢樹,這些地方甚至要搭乘園區裡的小火車才能到達。打一場勝仗,和女王的好朋友結婚果然很重要!



 



清晨時分的布倫亨宮正門, 我們正在排隊買票進場...


 



鐘塔雕樓上的石雕獅子, 完工於1709年, 就連這一對石獅都有300歷史.


 



從美不勝收的花園遠眺布倫亨宮的宮殿.


 



以迷你迷宮型式設計的後花園. 如今, 這個後花園仍然只有邱吉爾家族的家人和賓客可以使用.


 



這就是邱吉爾家族的陵寢禮拜堂 (the FamilyChapel)...說穿了就是墳墓啦...很少看到這麼多華麗裝飾的墳墓吧...


 



漫遊在春意盎然的花園之中, 別有一番心曠神怡的感受.


 



布倫亨宮的東側翼宮殿(East Wing)同樣雕飾著華麗的石雕. 邱吉爾家族就居住在之後的宮殿理. 說真的, 我很想知道住在世界文化遺產裡面的感覺.





演員設計的英式巴洛克風格, 這是"人在做天在看"的意思嗎?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就在天氣冷、景氣冷的時候,我們不經意的想起半年前英格蘭的柏恩茅斯之旅;當時的英國正是天氣和煦、景氣又暖,最讓遊客們神清氣爽的時候。尤其是英格蘭初夏時分的海灘,漫步在那片沙灘上感覺非常舒適,不像墾丁夏天的過於酷熱、冬天又飽受落山風吹襲太冷。除了怡人的海灘,我們在柏恩茅斯也體驗到非常好吃的土耳其烤肉(Kebab);此外,柏恩茅斯那裏一望無際的購物中心更滿足了我們回國之前採購舶來品的渴望。


 


 


 


 



 



 


        英國的食物真的幾乎一無是處,可是這也意外造就另一個國際奇蹟,那就是幾乎任何一種異國料理(exotic cuisine)都可以在英國佔有一席之地當然,來自土耳其的烤肉Kebab也不例外。在好友VickyStanley的大力推薦之下,我們特地長途跋涉找到這家傳說中的土耳其烤肉店,我們花了大約10鎊的價錢點了一組牛豬肉沙拉總匯和烤雞串總匯。香噴噴的烤肉串,搭配上新鮮時蔬特製的沙拉,夾上剛出爐的麵包以及特調的醬料,那種中亞的異國美妙滋味真的讓人難以忘懷。如果當時能用現在的台幣兌換英鎊的匯率點餐就更完美了(當時162,現在147,而且還在往下掉)


 


 


 



 


        除此之外,在普茲茅斯這裡的購物中心閒逛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這裡的購物中心規模真的非常大,大到我們雖然花了幾乎一個下午時間,卻只逛了其中不到百分之十。這裡的家飾廚具連鎖專賣店Lakeland讓我們印象深刻;在這裡,我們找到許多超乎想像設計精巧的現代或傳統英國風味家飾廚具,而且價格在我們這種窮留學生負擔的起的範圍之內。我們就買到一個網球形狀的磁鐵開瓶器,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一顆打進冰箱的網球。


 


 


 


 



 


        這個購物中心的所有商店幾乎是英格蘭西部規模最大的旗艦店了,所有的東西應有盡有。我們在南安普敦街上同樣一家分店裡找不到的東西,在這裡很輕易就能找到,例如各種非常有創意的童書。我們就買到一本介紹史前人類史(the Introduction of Prehistory)的童書,書的外型居然是長毛象;除了傳遞知識,英國人也希望藉此能夠激發兒童的創造力。這裡販售的拼圖書(Jigsaw Book)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書的左邊是文章,右邊則是對應文章介紹內容的拼圖,看來從做中學可以藉著邊拼拼圖,邊讀故事而達成。


 


 


 



 


        帶著採購滿滿的戰利品回家儘管讓我們覺得物超所值,看到當時英國人超強的購買能力才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儘管才剛過早上9點商店開門的時間。街上逛街採購的人潮已經穿流不息。漫步回到普茲茅斯令人心曠神怡的熱鬧海灘,想想這波建立在美式大量消費信心崩跌之後造成的萬丈金融海嘯會平地而起不是沒有原因的。當時沒有人可以預料,半年之後,創立315年之久的英格蘭銀行利率會下降到史上最低,甚至連英國百年骨瓷名店Wedgwood都會倒閉吧?



 


 




令人回味無窮得一餐! 有機會還是要去吃!


 




非常好吃的雞肉土耳其烤肉料理!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弓箭手之於英國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我們可以在華威古堡裡的蠟像館找到答案。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中古世紀時的英國的氣候條件適合林木生長,而林木正是製作弓箭的重要材料。另一部份的原因是,1415年發生在法國艾金科(Agincourt)的重要戰役。當時,英格蘭的國王亨利五世正帶著英軍渡海征討法國,爭取他認為自己在法國幾個行省的統治管轄權。裝備輕便,而且只要經過基本訓練就可以成軍的弓箭手部隊,比起裝備笨重而且需要極大糧秣後勤給養的騎兵部隊更適合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外,弓箭部隊由平民組成,這意味著英格蘭國王可以用比較少的軍費支出,招募到一支有相當數量的軍隊。


        然而,當時在法國的戰事進行的不如亨利五世想像中的順利。受到瘟疫所苦的英軍,戰力急速縮減到只剩下原來的一半:900名重裝騎兵和5000弓箭手,然後他們發現自己面臨數量上多10倍的法軍挑戰。出發前往戰場作戰之前,英王亨利五世和絕大多數的英軍都知道自己將成為史詩的一部份,只不過是悲壯史詩或是慘烈篇章的不同。


       雖然如此,這時候天氣、英法雙方組成部隊的差異和戰場因素出現嚴重干預了這場戰爭的結果。正當英法雙方正要交鋒的時刻,天空降下傾盆大雨,戰場的泥濘始得雙方的部隊都受到影響,但是對大多是重裝騎兵貴族組成的法軍而言,大雨的影響遠較輕裝的英國弓箭步對來的巨大,而由於英格蘭部隊駐紮的地方兩側有灌木叢的掩護,法軍在狹長地帶前進的時候發揮不了數量上的優勢;而英格蘭的弓箭手此時充分發揮了伏兵的功能。根據學者統計,當時每分鐘有四萬支箭如雨點般落在正在泥濘中掙扎求生法國騎兵部隊;儘管箭支大多被騎士們厚重的盔甲彈開,難以倖免而中箭的馬匹卻把這些法國人從馬被上狠狠的摔下來。因為厚重盔甲和密集編隊前進的緣故,法國騎士接二連三的被身旁的同袍拖進泥濘當中溺死。射完弓箭之後的輕裝弓箭手接著踏過泥濘,撿拾起法國人掉落在戰場上的武器攻擊這群可憐兮兮的法國人;超過一萬的法國重裝騎士在泥血洪流當中斃命。除了天氣和英王的領導統御,英國弓箭手主宰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這場以寡擊眾的經典戰役開啟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宿怨,間接成為英國法國各自發展成為民族國家的關鍵因素,後來更在莎士比亞的妙筆生花下成為倫敦戲劇必演的經典亨利五世,而關於這場戰役的研究多到我在南安普敦歷史系的書架上隨便一翻就可以找到幾本。有趣的還不只以上這些;受到這場戰爭的激勵,加上後來英國內戰當中失去了更多貴族階級,後來英格蘭的部隊都以平民階級組成的弓箭手為主。不像英國人抓到法國貴族戰俘可以用來要求巨額的贖金賠償,法國人抓到英國平民戰俘一點用處也沒有,只好將英格蘭戰俘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射箭時最重要的身體部位----砍斷剁除作為懲罰,而法國人對英國人最不雅的姿勢就是用指腹朝內的V字型手勢,做出類似威脅和國罵的動作(在英國,這種手勢的效力等同於華語的e04)後來二次大戰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用來作為謾罵反戰的英國媒體,後來為了激勵人心才改成指腹朝外的勝利V手勢。時至今日,在英國最好還是不要作出V的手勢,免得被英國朋友關切唷(我們在溫徹斯特照相的時候就有人問我們手指比是什麼意思)



 



 





 




 




 




 




 




 




 



Ariel可以在倫敦塔之前比出耶的手勢而不會被關切是有原因的, 除了她之外都是法國觀光客!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華威古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幾乎有千年歷史之久的1068年,在諾曼人征服英格蘭之前,薩克遜人除了用這個城堡來抵禦維京人的侵略,也為了用來護衛附近定居英格蘭貴族的奢豪宅邸。然而,隨著定居此處的英格蘭貴族聲勢逐漸擴大,越來越雄偉的堡壘和塔樓也隨之修築,現在絕大部份的城堡主體完成於14世紀的英格蘭中古時期,也在中世紀開始的英國內戰----薔薇戰爭當中,扮演著擁護王室的重要角色。從1604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將城堡賣給格瑞維爾家族用以籌措皇室開銷費用之後,華威城堡從貴族和皇室的象徵逐漸轉變成為平民百姓休閒玩樂的場所。如今,這座依山傍水,以當地黃蜜色沙岩興建的城堡每年吸引數以百萬人次國內外觀光客的造訪。除了中古時期就屹立在這裡的城堡古蹟,城堡裡夏季展出的各項動態中世紀軍事展覽活動、收藏歷代皇室貴族軍械的靜態展覽、生動描寫中世紀英國軍事發展的蠟像館,都是吸引觀光客的賣點。



        趁著薄霧剛剛散去,觀光客人潮尚未蜂擁而入的清晨時分繞著華威古堡的城牆漫步是最舒適宜人的享受了。漫步在這些主要完成在14世紀,包括兩座雄偉的塔樓和環牆林立箭垛的英格蘭砂岩壁壘,讓我們除了發思古之幽情,清爽的天候更讓我們在氣喘吁吁的在這些厚重城牆之間驅馳的時候感到相當舒爽。不過,走塔樓裡蝸牛螺旋而上的環步階梯真的是一個艱難的挑戰。為了防禦的原因,這些塔樓裡的階梯步道設計的除了非常狹小,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之外,在密閉空間裡的螺旋狀環繞階梯拾階而上讓我們感到頭暈目眩;不知道這種設計有沒有成功抵禦過任何敵人,但是它的確讓我們這些猴急的觀光客暫緩了渴望前進的腳步。然而,所有不舒服的感覺在我們終於爬到塔頂的時候全部一掃而空。可以一覽無遺的鳥瞰保留中古世紀英格蘭風味的華威小鎮成為我們最豐富的報償。   


        此外,由於在英國歷次征戰當中都堅持力挺皇室的立場,華威古堡的大廳和謁見廳(Great Hall and State Room)對於皇室和貴族奢華宴會、武士戰技錦標賽(Knights tournaments)、以及軍事狩獵生活細節金碧輝煌的展示汗牛充棟,讓我們深覺印象深刻目不暇給。想想看,就算現代的人要過這種黃家風格的生活都要付出不小代價(Such life will cost us a fortune.)了,更何況是未經工業革命的中古時期;事實上,在華威城堡生活的貴族們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全賴當地工匠手工打造,要過這種生活絕對代價不菲。這也許可以解釋華威小鎮為何可以依靠這個城堡繁榮至今的原因。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華威古堡夏天旅遊旺季(7-9)才有的中古軍事動態展。除了一進門就有的箭道展示、城堡中庭定時的英法百年戰爭回顧模擬、弓箭盔甲鐵匠的展示攤位之外,在護城河旁邊展示的投石車(Trebuchet)操作演是讓人大開眼界。除了講解中古世紀投石車在戰場上的功能,活動的主持人甚至會和全場爆滿的觀眾一起倒數:”Five, four, three, two one, FIRE!!”。當投石車的裝載的石頭飛向天際,我們心情也彷彿興高采烈的飛向了天空。


 


 



在中古世紀的英格蘭, 箭道就是成王之道.


 



從城牆上方俯瞰圍觀箭道的人群.


 



Ariel 後來在這附近撿到10英鎊(當時價值約600元新台幣)


 



光是城門的設計就大有來頭...有三道城門, 攻破一道之後還有第二道, 樓上隨時會有人用滾燙的瀝青和火箭對付攻城的士兵. 幸虧我們觀光客是帶著照相機而非刀劍而來(而且我們有付錢)


 



從這個箭垛就知道一張弓的大小.


 



側門的雙重塔樓守衛, 看起來固若金湯.


 



完工於西元1395年的傢伙塔(Guy's Tower), 這才叫做古蹟呀!!


 




進攻上更見難度的凱薩之塔.


 



光是爬這個塔樓階梯就讓我們頭暈了!!


 



走過這裡, 你也可以感受百年來戍衛於此士兵們的心情.


 




城堡裡左側的塔丘世華威城堡最初興建的地方.


 




每年夏季, 這些古人會示範中古時期的戰爭情形, 非常逼真!


 



英法戰爭的結果當然是...英格蘭贏了!!




從城牆上遠眺投石車!!


 




準備展示武士配備的工作人員.


 




 



準備看投石車表演的眾多觀眾們, 當然我們也是其中之二...




Fire!!! (英文的"開火"念起來特別有氣勢, 中文就差一截了)

 



歷代王公貴族的珍藏, 五百年過去了, 這些珍貴的瓷盤上難免有些缺角.





 


金碧輝煌的皇室展示廳.


 



"tournament"這個字本來的意思是中世紀騎馬武士的比武大賽. 雙方騎士全副盔甲的衝向對手, 以手中的長柄武器互相攻擊, 電光石火的瞬間決定勝負. 獲勝的選手進入下一回合的賽事. 後來, 這種比賽方式廣被西方各國採用成為所有比賽賽制的基本骨幹, 衍生成為今天"錦標賽"的英文字意.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造訪過許多英格蘭的城鎮,英格蘭中部的小鎮華威(Warrick)絕對是最有獨特風格的小鎮之一。儘管對許多台灣人而言,華威不如牛津或是劍橋出名,但是,當地的華威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對於對英語教學或英語文學教育的我們而言,卻曾經是僅次於牛津劍橋愛丁堡之外的最佳選擇。當地散發出來濃濃的人文氣息,絕對是造就這裡成為文學藝術中心的關鍵。


        我們在清晨抵達這個從16世紀開始,就因為當地華威古堡(Warrick Castle)發展而繁盛的,還是霧氣瀰漫的華威小鎮;街道巷弄裡巧藝安置的花台上,浪漫都鐸式民居爭奇鬥豔花園裡,朵朵面向朝陽吐露芬芳鮮花上的點點露珠還沒有消散。我們讓輕快的腳步聲在清晨時分寂靜無聲的街道上迴盪,森森林木裡傳來輕快的鳥囀,是唯一督促著我們前進的進行曲。古樸結實的石板路、精緻的中古世紀城樓、百年風華的街道巷弄,精心打造的餐旅民宿,在在讓我們不得不對超乎想像的人文歷史讚嘆不已。


        從巍峨的華威古堡裡向外探望,華威悠閒的英格蘭民居生活生動的映入眼簾。我們看到華威的小鎮姑娘從民居裡信步走到庭院裡摘採蔬果,在耀眼陽光下挽著菜籃端詳青蔬的模樣令人動容。街道巷弄裡,華威鎮上人們親切的互道日安,在百年人文歷史堆砌的建築裡享受熟悉不過的悠閒時光;遠方的網球場上,揮灑汗水的運動員恣意讓青春綻放,徜徉在綠草如蔭的草地鋪陳而成的球場。在環繞護衛著古堡的護城河河面上相映成趣的,則是觀光客笑顏逐開的歡愉,野雁群鴨的放縱追逐,還有蔚藍晴空的天光。


        再多形容美麗的形容詞,都不足以形容這個小鎮的美。我們舉目四望的欣賞瀏覽節奏,因為觀光客的逐漸壅擠而放慢;受到美麗震攝的感動,卻使得我們的呼吸越來越顯得急迫。美得讓人屏息(breath-taking),也許就是這種感覺吧!





典型的華威多鐸式花園, 花圃以方形框架包覆綠色草皮是最大的特色.


 




同中求異, 卻又異中求同的隔壁鄰居花園設計. 讓整個社區都有一種協調一致的美!


 




非常美麗壯觀的都鐸式建築!! 事實上, 這是一間當地的民宿或是客棧(Inn)


 



在英國, 商業和美術總是能完美結合!!


 




大家大概想不到: 這棟美麗的建築物是一座醫院唷!!


 




夏季時分才會大放異彩的英式花台, 搭配上黑白條理分明的都鐸式建築特色, 真的是美不勝收@_@!!


 




就算只是一個普通的巷弄, 矗立兩旁的建築物也有百年歷史...



 





在這裡很容易就能分辨出當地人和觀光客! 真希望有天也能如此的享受英式優閒的生活.


 



這就是從華威古堡上眺望華威小鎮的景致, 除了街道上的車輛真的是美呆啦!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對於2008剛到英格蘭的台灣人而言,西元一世紀左右羅馬人在大不列顛活動所留下的歷史陳跡已經夠讓我們發思古之幽情了;對當時的羅馬人而言,他們想去逛逛的古蹟又是甚麼呢?答案就是英國索爾斯伯里平原(Salisbury plain)上的史前巨石群(Stonehenge)。對於當時活躍的羅馬人來說,這些我們現在看起來不過是一堆石頭殘跡的史前遺址已經是至少2000年前古人所留下來的古蹟。


        然而,考古學者對於這個史前時代就開始矗立在這裡的巨石陣的確切時間卻沒有定論,對於巨石陣之所以被擺設的目的或是功能更是眾說紛紜,只確認它是有至少四千年歷史的史前人類活動遺跡。有些考古學者認為它是史前人類的日晷,用來做為當時聚居在這片平原以農業維生聚落的曆法。多數的考古學家認為它是史前時代人們的祭壇或神壇;畢竟當時人類對於導致疾病的微生物一無所知,大規模生病情況發生的時刻,找不到原因的人們都會認為是神靈發怒,所以祭壇或神壇可以有撫慰人心的作用。無論如何,從現在已知從遺址附近開挖出來的古人遺跡來判斷,這些石頭很有可能是當時豐饒富足的史前社群花費大批人力物力眾志成城的心血結晶。經過考古學者們縝密的研究,巨石陣的石材是從三百公里之外的威爾斯輾轉運來,所運用的工具是砍伐自索爾斯平原森林林木削製而成的輪圈。然而,從原本具石陣可能的規模,和農業社群運用非寒冷天候的農閒時刻搭建大型公共設施的特性來估算,這個巨石陣一定耗費當時在這個平原上呼風喚雨的史前社群經年累月心血努力的投注和奉獻。


        儘管如此,當氣候變遷,加上平原上的生態平衡被破壞,不足以再繼續支撐這個人類族群的耗費的時候,再如何規模宏偉的精雕細琢都會面臨被棄置的命運:馬雅帝國曾經輝煌的神廟和石碑如此,復活節島上令人瞠目結舌的石人雕像如此,曾經支撐巨石陣的史前文明如何能例外?當被砍伐的森林無法再生提供社群進一步發展的消耗,當土壤裡的養分因為受到侵蝕而無法提供大規模人口需求栽種需要的時候,這個巨石群被人類拋棄的命運已經註定。此後,原本在當地生活的龐大社群崩解,分散之後的人們有的輾轉遷移到更適合人群居的索爾斯伯里(Salisbury)或是溫徹斯特(Winchester)。被人們遺忘的巨石陣功能不再神聖,有的甚至被後來的古人們拆解變成建造房屋的材料。


        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證實,這個如今仍舊屹立在美麗蒼穹之下的巨石群不是外星人神乎其技的巧合之作,而是一頁史前社群逐步發展,到達巔峰之後突然崩解的斑斑血淚人類從歷史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得到教訓,現在同樣面臨氣候劇烈變化而又不珍惜地球生態環境的人類社群會是例外嗎?也許我們很快就會目睹答案。



 



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堆石頭的巨石群...每年可以吸引超過100萬人次的各國觀光客!!


 




當陽光灑落在巨石群當中...希望上帝也給正在破壞地球環境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回到台灣之後,我一直難以忘記英格蘭的優雅,和英國緩慢步調生活方式的優閒;融合英式優雅和悠閒的代表,莫過於英國的人文歷史古都,溫徹斯特。其實這已經是第二次前來造訪了,只不過遊覽的季節不同,感受和體會也就不一樣。上次來的時候正值寒風冷冽的冬天時分,雖然艷陽高照,聖誕佳節的氣氛滿街傳遞著滿滿的祝福,來自亞熱帶國家的我們只能打從心裡覺得溫暖。這一次,擺脫了厚重冬衣的層層束縛,我們終於能夠輕鬆寫意的體驗這個英格蘭古都透過歷史傳承延續下來的人文之美。


        英格蘭南部的夏天時分氣溫20度左右,而微露陽光的天氣是最適合出遊的了,只不過我們可不是衝著天氣好才出門的;真正的理由是,學校宿舍的網路斷線,失去唯一娛樂的我們只好出門溜搭。儘管是臨時起意,距離南安普敦相當近的路程和省錢出遊的鐵路團體票group ticket票價還是沒有讓我們失望。一個小時不到,我們就已經在溫徹斯特百年歷史的石板路上漫步了。


        抬頭仰望,古色古香,融合歷史發展建築風格的街頭仍然夾道歡迎我們翩翩然的到來;不像在台灣,張牙舞爪的招牌總是蒙蔽了我們想一窺建築之美的目光。


        抬頭仰望,鳥語花香,清新的空氣隨著沁涼微風吹拂過來,舒適的氣候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輕鬆自然的暢快;不像在台灣,我們滿腦子無時無刻不在構思如何擺脫汗流浹背的狼唄。


        抬頭仰望,我們放肆瀏覽的目光恣意橫掃過我們每一個不想放過美景,不用擔心腳步受到高高低低台階的羈絆;不像在台灣,人行道的高低起伏或是坑坑疤疤,甚至橫臥在騎樓下的摩托車總是擋住了行人的去路。


        抬頭仰望,這個英國古都的建築物們儘管歷史悠久,新舊之間的融合與協調卻是不著痕跡;不像台灣,傳統的建築物被摧毀殆盡就算了,新的建築卻也自顧自的隨興發展。這種方式也許活潑,卻總是覺得缺乏群體的美感。


        抬頭仰望,流經市區的美麗河流,淙淙的劃過這塊已經夠美麗的優雅畫布,滔滔不絕帶來的陰離子讓人覺得通體舒暢。不像台灣,絕大部份經過市區的河流往往遠遠就可以聞到四散的不友善氣味,總是讓人望之卻步。


        我們抬頭仰望,看到的也許是六個小時前劃過英格蘭天際,現在卻以動輒32度高溫炙烤我們的天空。我們低頭沉思,卻總是忍不住的去想兩地其中的差異怎麼會如此的巨大。巍峨的溫徹斯特大教堂仍舊雄屹,我們的腳步聲總是在古人們曾經駐足停留的石階上迴盪,久久不能散去。





少了聖誕時分市集喧鬧, 溫徹斯特大教堂的寧靜與優雅令人感動.


 



英格蘭的夏日陽光輕灑在古人們曾經穿梭不息的歷史迴廊上.




夏日時分的都鐸式小屋, 儘管線條簡單卻令人有對美感呼應的感動.


 




夏天的草地和陽光讓人更想和大自然接觸.


 




市中心的古堡廢墟見證成王敗寇的歷史興衰.


 




古樸儉約的商店街


 




就連原本是藍色底logo的葯妝店Boots也都得入境隨俗.




儘管不見得是同時代的建築, 注重協調的規劃讓遊客的眼睛總是覺的舒適.


 




夏天十分的英格蘭玫瑰, 曾經激發過多少詩人的靈感.


 




在這裡, 夏天的草地就向大自然的地毯一樣溫暖舒適.


 




蜿蜒淙淙流過市區的小河讓我們忍不住想親近...


 




Intch河兩岸的夏日風光.


 




市中心的遊客中心和市政大廳(Town Hall)


 




非常可愛舊城門附近的都鐸式小屋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如果說布萊頓是英格蘭的墾丁,那伯恩茅斯應該就是英格蘭的南灣了。不像布萊頓礫灘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脫俗,這片英格蘭頗負盛名沙灘在每年渡假旺季的夏季,總是可以吸引上百萬為了海灘而來的英國觀光客人潮,也滿足成千上萬企求一親沁涼海浪芳澤人們的渴望。我們這一車的導遊先生穿著海灘褲和涼鞋上車,一下車之後就往海灘衝過去了,這片海灘的魅力可見一斑。


        如果不想在下午時分來這裡人擠人,在清晨夢醒時分的悠閒時刻來逛逛這裡是最好的了。正因為沒甚麼人,雕沙堡也好、弄潮逐浪也好、光是照像也好,整片沙灘都是自己獨享。也許正是少了一分喧鬧,我們更能自在的和沙灘上的遊客寒暄互動。雙腳踩在白淨溫軟的沙灘上,頭頂著的是七月英格蘭的蔚藍晴空,隨著浪濤波波相連而來的則是英吉利海峽的浪潮,吹拂過臉頰的則是從法國塞納河左岸越過海峽飄送過來的清爽微風;迎風展翼的海鷗在天空中追逐喧鬧,金黃色的沙堡在渹渹浪濤聲中閃耀,在海水中閃閃發亮的貝殼也在開朗的微笑。在伯恩茅斯黃金海岸,我們體會到的是英倫沙灘美景的不同風情。


        走進離海灘不遠的市區公園,迎面而來的是另外一種海濱綠地的不同風貌。在公園裡悠閒享受陽光的紅男綠女和觀光人潮,把附有親水遊憩區和綠草地覆蓋的整個公園擠的水洩不通;湛藍的晴空在伯恩茅斯市中心地標熱氣球的襯托之下更顯的美麗。


        下午時分的海灘,在海邊弄潮的人群幾乎已經佔據住這片黃金海岸的每一個角落。這當然也是我們欣賞傳說中無數比基尼正妹,和享受沙灘排球樂趣的美好時光。最近的台灣同學可能都很悶----正要過來的因為要到一個未知的環境很悶,剛剛過來的因為要討價還價買二手用具很悶,準備回去的因為拼命感論文進度很悶,還沒準備好卻得回去的因為心不甘情不願很悶。沙灘排球恐怕打不到了,大家來看我們家Ariel提供的正妹10連拍,順便解悶救台灣吧!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除了充分融合歷代風格的皇室宮殿、美不勝收的繽紛花園之外,漢普頓宮最有特色的古蹟建築非都鐸廚房莫屬。畢竟再怎麼樣皇室成員也是人,是人就免不了要吃吃喝喝,從五百年前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國王起,這個都鐸廚房就扮演著服侍皇室家族成員飲食的角色。


        順著參觀的箭頭指引,我們首先抵達的是料理肉的廚房。在遙遠的16世紀,處理料理肉類飲食和吃肉是有錢人家的享受;仗著剛剛解散英格蘭天主教修道院搜刮而來的全英格蘭六分之一的財富,亨利八世當然是想吃甚麼就可以吃甚麼。加上亨利八事又是個精力充沛,積極料理國家政務的國王,甚至是個喜歡打宮庭網球的運動員;這間都鐸廚房在16世紀的巔峰時期,處理專門為亨利八世送進來的豬、雞、鹿、牛牲口每月數以百噸計。要處理這麼多的肉類當然也需要非常大的空間,於是專門宰殺的、專門處理的、專門料理的、專門烘烤的、專門烹調的、專門記錄的,加上料理麵包、穀物和湯品類的都鐸廚房各個處室應運而生。光是一個專門烘烤肉料理的烤房就比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大上不只兩倍了,可見當時他的飲食真的是用英國的財富堆砌起來的。然而,亨利八世讓這麼多生靈塗炭終於還是讓他付出了代價。儘管年輕時風流倜儻,而且多才多藝;因為食用肉類沒有節制的關係,據說他的老年時期健康狀況非常不好:體臭口臭橫飛、性情焦躁易怒,甚至不容許別人提出不同看法;以至於他快要去逝的時候,甚至沒人敢告訴他離大限不遠的實情。


        此外,光是為了照料亨利八世和其他皇室成員的飲食需求,這個廚房部門就有將近一百位的宮廷侍從隨侍在側,每天川流不息的往來經過廚房通往宮殿的狹長走道裡。為了容納擴充的工作人員,皇室在宮庭入口左側的地方修築了給宮庭侍從居住的宿舍;這些有將近500年歷史的侍從宿舍如今還在使用。


        信步走過歷史故事堆砌的都鐸廚房長廊,耳邊聽到得是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喧嘩,眼前看到的是閃光燈此起彼落的呼喊,鼻子聞到的是廚房百年以來累積揮之不去的醇厚肉味和仍然燃燒著的溫馨柴香,嘴巴張開是因為對英國人保留古蹟不遺餘力忍不住的聲聲驚嘆。亨利八世的豐功偉績或風流韻事儘管早已經成為歷史陳跡了,對於他功過是非的聲聲議論,卻仍然會一直在漢普頓宮的歷史長廊持續下去。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從西元1528年約克大主教Wolsey將這個原本位於倫敦郊區的純樸農園改裝成壯麗的豪華宅邸並獻給當時統治英格蘭的國王國王亨利八世之後,漢普頓宮歷經了都鐸王朝、威廉和瑪莉王朝、喬治王朝三代的戮力經營,除了充分融合各朝代特色塑造的美麗宮廷景觀,更是見證了五百年來英國王室宮庭生活的縮影。


     一走進漢普頓宮非常具有特色的鐘庭(Clock Court),我們馬上就被這座鑄造於1540年的天文鐘所吸引。這面藍底黃銅精緻打造的鐘除了見證英格蘭美術和工藝的完美結合,也充分詮釋了西方重視精準的科學精神。此外,結合巴洛克典雅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雕塑噴泉的美麗中庭更是謀殺了我們不少底片。協調對稱的典雅白色方形和圓形大窗,鑲刻在亮紅色的磚牆之上;翠綠交織的草地、乳白色大理石基座建築、蔚藍色的朗朗晴空,多層次的美麗讓我們為之驚豔不已。


     走進宮廷內部,歷代王朝的舖張和奢華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亨利八世苦心積慮經營的都鐸教堂,到威廉王的侍衛廳、禮物廳、宴會廳、書房和寢宮,瑪莉皇后的會客室和遊憩廳,喬治王苦心經營美不勝收的藝廊和音樂館,英國幾個朝代對雕梁畫棟精緻工藝不手軟的投資讓我們嘆為觀止。繽紛奪目的彩繪玻璃、精雕細琢的家具家飾、獨具巧思的房間配置,加上穿著16世紀宮廷服飾的工作人員不停穿梭解說,我們彷彿走進了時光的長廊。曾經在漢普頓宮活躍的國王、皇后、公主、王子、囚徒、甚至鬼魅,紛紛幽幽然的從歷史故事裡走出來,迴盪在如織遊人們追憶皇室風華的思緒裡。



 



漢普頓宮的正門入口, 距離今天已經有500年的歷史.


 




亨利八世的第二任老婆, 安襃琳正在向遊客介紹這座宮殿的歷史.





哇! 亨利八世的第二任老婆安襃琳復活囉!!


 




另外一位看來是扮演亨利八是第三位老婆的工作人員...


 




令人嘆為觀止的國王套房入口...


 




這個都鐸式花園是漢普頓宮的另一個代表.


 




亨利八世時就建構好使用的禮拜堂, 也是英國國教的發韌之地.


 




喬治王時期使用的寢宮.


 




結合歷代英國王室苦心經營的宮廷庭園風光.


 




巴洛克時期典雅風格的漢普頓宮後花園.


 




台灣遊客一定會撲上去的薰衣草!!


 




面見威廉王呈獻禮物時一定要面向他唷!


 




牆上的擺設是歷代衛兵使用的武器!


 




您累了嗎? 只要再花兩鎊就可以坐上皇家御馬車飽覽園區風光, 享受當英國皇室成員的部分快感.


 




鐘之庭, 到現在也有五百年歷史了!!


 




瑪莉皇后的休息室, 光是她所用的茶具就要花我們不吃不喝10年的薪水.


 




皇后套房入口的美麗天花板!!


 




耶穌基督受苦受難的最後見證.


 




這麼漂亮的天花裝飾, 要打造上去一定要花費許多金錢, 也成為當時皇室炫耀財富的方式.


 




值得再三拍照的中庭


 



亨利八世的專屬酒窖, 沒事練練英文聽力也不錯...


 




甚至還有行動劇上演唷! 演的內容是英國宮廷女人和政治角力的黑暗面.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為了好好招待我們家特地派來照顧Amy五星級行動坐月子中心我妹妹Ariel,我們特地安排這附近兼具休閒、娛樂、購物、美食的觀光名勝----普茲茅斯,做為洗滌她千里迢迢、風塵僕僕遠行疲憊的解壓中心。放眼望去南安普敦方圓百里內的觀光景點,有哪個地方比得上既可以享受美食、放肆購物、又可以飽覽英格蘭南端海港風光的地方呢?


        艷陽下的普茲茅斯果然美得讓人驚艷:到處是船帆倒影,波光瀲灩。朵朵白雲疏懶的漂浮在蔚藍的晴空當中,市街上熙熙攘攘的逛街人群,海面上船進船出的忙碌舟揖,天空中悠悠翱翔的點點群鷗,烘托出這個美麗港灣清新脫俗的優雅。


 



 


        中午時分,為了讓Ariel品嘗點不一樣的異國風味,我們到英格蘭這裡頗負盛名的墨西哥料理烤雞店Nondo’s用餐。一個人10鎊的預算範圍內,我們可以吃到有兩種沙拉、烤玉米、烤大蒜麵包、番薯泥、還有一人半隻烤雞的墨式料理。然而,在小心翼翼的剝除烤焦的部分,沾上他們家特製的蒜蓉辣椒醬之後,飢腸轆轆的我們恐怕還是覺得這樣的料裡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空間。這兩種沙拉都很容易做,我們自己做得還可能比較好吃;烤玉米和大蒜麵包也許有墨式料理的獨特風味,但是我們自己料理起來可是一點都不難。番薯泥蠻合乎我們的胃口的,但說穿了不過是敦煮爛的番薯再用美美的小圓碟裝起來。感覺上雖然蠻好吃的,不過絕對不會到我們還想再來光顧的美味程度。說的不客氣一點,我們自己到家附近的高級超市Waitrose買個一隻烤到香脆多汁的黃金烤雞不過6鎊,回去自己沾個胡椒鹽當手扒雞吃,都可能還更符自己的胃口。看來我們只好對Nondo’s說聲”H & G”(Hi and Goodbye)了!可是看看四周,英國朋友來吃他們家烤雞的可是絡繹不絕,整家餐廳還門庭若市的,晚一點又要排隊了。等我們退休之後,和班上同學過來這裡賣雞排一定賺翻天吧!


 


 


 



 


        不過,普茲茅斯這裡暢貨中心(outlets)的英國貨倒還是值得一買。我們在Lee copper買到幾件買三送一的好康。瑰柏翠(Crabtree)裡面賣的女生美妝用品俗又大碗,班上的同學似乎把自己當成奇摩網路賣家似的拚命補貨,聽說送禮自用兩相宜,台灣賣得很貴呢。我們也買了一些,到時候回國就不怕沒有伴手禮啦!走累了就在星巴克裡小憩一下,咖啡味蕾非常敏銳的Ariel果然馬上發現這裡的星巴克實在不太好喝,遠不如另一家咖啡連鎖店Costa。只不過這次終於有店員注意到我自己手繪的星巴克隨行杯了,就原諒他們吧。


    六月份的普茲茅斯果然充滿了獨特的港灣風情,讓我們留連再三。只可惜又到了要回程的時候了;就在渹渹的海岸浪濤聲中,我們離開了這個迷人的海邊小鎮。下次有機會再來的時候,我們的身分或心態可能就不一樣囉!


 


 



通過這個地下道, 就是普茲茅斯最有名的購物中心囉!!


 




烤雞大餐上桌囉!! 咦? 烤焦的部分似乎有點多...烤玉米真的好吃, 但是自己烤得出來!!


 




沙拉, 我們自己也做得出來的料理.


 




地瓜泥算是好吃的啦, 自己做也不難!
 




等待上餐中, 餐點的速度倒是很快啦!


 




等菜差不多到齊就可以開動囉! 先把烤焦的部分去除!!


 



吃完了好像不太滿意, 來這裡照張相做紀念吧! H & G!!


 



星巴克...台灣的還是比較好喝!


 



有朋自遠方來, 我們還是喝得不亦樂乎!



 




和英國海軍弟兄們合照吧! 照完記得捐贈一下!


 




遊人如織, 熱鬧非凡的普茲茅斯港灣, 六月果然有不同的風情!



 




碧海藍天下的三角帆船塔...這裡不是杜拜, 但是天空一樣迷人!


 




美麗的港灣和市街建築. 在和煦的氣候下最能欣賞英格蘭港灣風光.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終於忙完這學期所有的口頭報告了。就像蠟燭三頭燒,這學期要處理四科份量加重百分之五十作業、要準備至少四個口頭報告(包含兩個教學演示)、更要忙著八月中之前要寫完的論文。隨著密集的口頭報告結束,論文和作業也寫到一半,所有焦頭爛額的忙碌終於可以稍稍告一段落的空檔,我們到南安普敦的市區走走,喘口氣,紓解一下這一陣子累積的壓力。這才驚覺,我們埋首書堆當中的時候錯過的東西還真多。也才終於了解為什麼當初從南安普敦出發前往美洲新大陸的五月花號(The May Flower)之所以叫做五月花的原因。


        有什麼比的上攝氏24度左右更舒適宜人的天氣呢?真的沒有。最近的天氣狀況是我們來到英格蘭以來最讓人覺得舒服的時候。穿著一件薄長袖,聽著四面八方傳過來的悅耳鳥語,聞著瀰漫在空氣中肆意放縱的花香。信步走過南安普敦市中心的花園;舉目所及,盡是明媚春光到處渲染著生機盎然的氣息。百花齊放喧鬧的繽紛色彩,迫不及待的從樹叢枝枒中綻放出來,只為了就算只是漫無目的的閒晃也讓人心曠神怡。青翠交織柔軟的草地上,群芳夾道歡迎的花園小徑裡,璀璨的陽光到處把春神降臨的喜悅到處傳唱。就連公園噴水池裡飛濺出來的水花,也在陽光的照耀下爭妍比美,四散閃耀著躍動的光芒。


        春意盎然的五月天,南安普敦的校園裡也到處充滿了美不勝收的景致。鵝絨般平坦舒適的草地上,擠滿了無數徜徉在滿園春色喜悅裡的莘莘學子,欣賞夕陽西下的美麗餘暉。不遠的學生活動中心前面宣傳叫賣的攤商聲音起此彼落,免費可以索取的Muller優酪乳米點心正好是悠閒草地野餐的最佳選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儘管希望太陽能夠再晚一點下山,希望時間就此凍結的希望終究還是奢望。再值得我們依戀的景色,還是不能迷戀啊。


         其實,南安普敦真的不是一個觀光客吸塵器的旅遊景點。昨天在公車上遇到一個要從西班牙馬德里旅行到北愛爾蘭,過境南安普敦機場的等待六小時轉機的西班牙青年,我們聊了一下;儘管絞盡腦汁,除了市區的那幾個公園,我還是想不出什麼值得推薦的旅遊行程。然而,美好的天氣、燦爛的五月陽光、加上一縷盎然春色,就能把灰姑娘變成美麗奪目的Cinderella


 




美麗的市區公園.


 




市區公園的花園小徑.


 




陽光下的公園, 遊人如織.


 



在五月天的陽光照耀下, 在公園漫遊也是一種快樂!!


 




這是我覺得最動人的南安普敦民宅景致, 太漂亮的庭院啦!!


 




也在欣賞滿園春色的雕像.


 


 



公園裡的小水池.


 




公園裡的雕像, 紀念兩次大戰當中犧牲的南安普敦市民.


 




社區公園裡的網球場, 草地上長了幾抹小花; 能在這裡打網球進步一定很快吧!


 




公園裡的雕像. 遠處的冰淇淋攤位擠滿了剛剛下課的高中學生. 她們在街頭的笑語迴盪在整個公園裡.


 


 



校園裡偶遇我們班同學Lee他們.


 




常常在校園裡閒晃的收穫之一: 有免費好康可以拿. 話說回來這種優格點心很好吃唷!!


 




學校裡春意無邊的小水池, 快樂的小水鴨在裡面悠遊自得.


 




夕陽無限好.


 




草地上或坐或臥的遊子.



 




仔細一看, 這做紀念碑紀念的是在鐵達尼號上面堅守岡位而不幸罹難的鍋爐工人.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除了布萊頓行宮和皇家碼頭提供的浪漫人文歷史,布萊頓有名的巷道區(The Lanes)則滿足一般觀光客對於遊憩和購物的需求,當然也是我們不能錯過的目標囉。事實上,如迷宮般的巷道區之所以會建構得如此讓人覺得撲朔迷離也是有原因的;這裡因為近海,所以社區的發展必須和終年吹拂的海風抗衡,以至於蜿蜒曲折的巷弄建構不比英國其他城鎮寬闊筆直,和台灣的鹿港有非常相似的發展背景。


        不過,相較於鹿港小鎮的香煙繚繞、人車雜沓,和宗教信仰比較無關的巷弄區其實只是單純提供許多觀光客休閒購物和用餐的場所。比較有趣的是:因為亞洲風味在這個城市盛行的關係,這個區域所表達的建築特色遠比其他英格蘭的城鎮來的強烈。不僅只是單純的傳達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特色而已,許多海洋的、異民族的多元原素,也在英式美感的揉合下融入當地的建築風格當中;除了購物撿便宜的樂趣之外,在街道上不經意的左顧右盼,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視覺饗宴。中午時分漫步在巷弄區當中,不絕於途的購物人潮、餐館裡的人聲鼎沸、瀰漫在狹小街區的撲鼻飯菜香交織成一曲歡迎光臨的神奇交響樂章。


        在布萊頓行宮旁邊的市政博物館,則提供一個免費讓市民接受城市沿革教育,觀光客免費休息上廁所兼參觀瀏覽的絕佳場所。我們在這裡也發掘出一段布萊頓曾經有的情色色彩。因為英國國王喬治自己和天主教寡婦的祕密婚事,帶頭不只准許州官放火,也讓百姓點燈的關係,作風自由開放的布萊頓市有一度成為英格蘭時尚流行的先驅,並帶來正反兩面的深遠影響。勇於積極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的積極態度,固然讓布萊頓市民常常在英國之先體驗許多有趣的外來文化,並且培養出對許多事物寬容大度的包容態度,因為過度自由導致的放浪形骸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19世紀後期開始,情色工業悄悄進駐這個充滿歡樂氣旗的小鎮,甚至吸引了許多周末假日前來放縱情慾的倫敦客。布萊頓市花了許多了精力才終於逐漸洗刷了這些負面的印象;現在這些紀錄只留在市立博物館的展覽中。


        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的短暫;儘管心裡不是很願意,儘管太陽還是高高掛在天空,儘管不時吹來的海風仍舊捎來海鷗群的聲聲呼喊,儘管午後寂靜巷弄的迴廊還是反射海邊觀浪人們清脆風鈴般的笑語,我們預定要搭7點的火車是不會等我們的。暫別囉,迷人的布萊頓。我們八月的時候會再來的。


 




這家家飾連鎖店賣的精美家飾設計感一流, 讓人流連忘返. 右側的巷弄非常狹小, 僅能讓一個人通過, 算是英國版的"摸乳巷"吧!! 哈哈!


 



非常有特色的海底世界酒吧...第一次看到這種設計!!


 




歌喉還算不錯的街頭藝人. 她沒有用麥克風唷!


 




感覺上這家賣的千層麵Lasagne應該不錯吃吧, 撲鼻香味從室內傳出...


 




這裡當然也有星巴克.


 




星巴克對面就是Costa. 兩家的生意都不錯唷! 但是Costa的裝潢比較好!


 




哈哈, 非常友善的陌生人!



 


風格獨具的美妝店.


 





很有特色的商店, 儘管各有特色, 搭配在一起卻相當好看!!


 




真得是非常漂亮的皇家戲院!!


 




 19世紀時布萊頓成為英格蘭時尚之都的浮光掠影, 以及她成功的幕後推手: 喬治四世.


 


 



相當精緻的小酒館, 在裡面喝一杯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這座雕像的樹立是為了紀念布萊頓出生的英國笑匠馬克斯.米勒, 他因為常常超乎(那個時代可以允許的)成人笑話尺度, 以及口無遮攔的隨興表演而聞名英格蘭, 以至於表演常常被當時的BBC禁止播出. 然而, 私底下的他卻是一個一絲不苟, 極端忠於家庭生活的人.


 



華麗風格, 大體上遵守對稱協調卻又充滿變化, 不失獨樹一格的美感.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