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交兩份報告的作業,終於寫完了。一次寫完兩份的感覺真是充實。回頭看看自己完成各約4000字作品,內心深處小小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此外,透過大量閱讀和充分討論所得到的心得也是彌足珍貴。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要教的其中一份作業,是語言能力評量這節課裡關於能力分級檢測(Placement Test)的部分。我們要設計一份分班測驗的試題,實地測試之後,再交給南安普敦大學夜間英文進修部,目地是幫他們篩選出適合參加語言課程階段三的學生;沒錯,在英國這裡仍有相當大對於英語能力訓練的學習需求,絕大部分是來自波蘭及俄羅斯的工作階級移民。之前提過,考試的類型不外乎幾種:門檻測驗,成就評量,語言能力評量,和這種能力區別測驗。在試題測試(test trial)的分析後,我們幸運的發現我們設計的試題是有用的。


        為了寫報告讀的幾本書裡,作者們都強調這種能力分級測驗的重要性:為了增進學習及教學效率,適當的將上課學生能力做一定程度的分級,再按照學生的能力及數量分在不同的班級,再針對這些學生的語言程度做課程編排。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能以他們能力學到想學的教材;所以學習效率最好,語言進步最快。此外,能力分級測驗的配套措施能將這種考試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negative backwash)減到最低;如果學生不小心考好或考壞,課程開始之後會再做評估,以個案的方式做適當的調整。


        這種機制對語言接觸不足的第二外語課程而言尤其重要,在歐美各國的外語訓練機構早就行之有年。事實上,最早提出這種能力分級理論的卻是中國的至聖先師,孔子。早在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經主張要因材施教,按照學生不同能力給與適合他們的教育。這種方式本來就比較符合人性的需求。


        然而,對台灣中等教育以下的教育界而言,這種能力分班卻是夢靨的開始。為什麼呢?最主要的是觀念的問題。大家寧可相信齊頭式的平等,也不相信有免於人為干擾的能力評比制度。結果就是普遍基層老師們遭遇的最大問題:班級學生能力程度落差太大。教材是針對絕大部分的中間能力階層學生設計的,所以老師們對於這種情況一定不陌生:班上程度最好的學生和最差的學生可能都在睡覺,但目的不同。好的學生是為了補充精神,以備晚上去參加適合自己學習課程(上課教得太簡單),差的學生則是因為完全沒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教得太難:不會就是不會)。這些學生的學習權益就在要求所謂常態的制度設計下被犧牲掉了。


        此外,國內的資培育機構並沒有對師資的培訓作適當的調整。能力分級測驗只是開始,接下來按照學生不同能力而給予適當教育才是重點。然而,在成績掛帥的前提下,老師們教育這些分級機制篩選出來的學生方式並沒有不同;最後一切都是看紙筆測驗成績的結果,學生們的獨特性就消失了。事實上,學業上的成就並不是評量學生學習成功唯一的依據。學生有沒有樂在學習之中,並且在學習之中獲得他們需要的知識,才是教育本身最大的意義


    一份設計良好的能力分級測驗對教育應該是有相當幫助的。如果社會對學校的期待,家長們對老師們期待,甚至老師們對學生們的期待都有正確的認知,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應該可以被達成。如果能夠SNG現場連線訪問一下孔子本人,他也會贊成應該是先因材施教,然後才有教無類吧!


   




真幸運可以教到一代偉人, 因為他的名字叫叫做戴偉仁! 不知道他在嘉義大學念得如何?


 



有些學生的心智成熟和智力呈現反比情形, 不知道為甚麼? 又該怎麼分?


 




不用分了啦, 老師和學生直接進資源回收班!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yshine 的頭像
    shinyshine

    shinyshine的部落格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