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聖誕假期計畫的第二部分,就是盡量完成三份在一月底要交的作業。這三分作業當中的其中一份,就是語言測驗與評量(Assessmen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這份作業要交三千個字的期末報告。
如果在修課的台灣同學當中做調查的話,指導語言測驗與評量的Mitchell教授應該會拿到最高分。她的上課內容不僅很有組織,上課節奏分明,講義言簡意賅,講解方式深入淺出,而且會運用適當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對我們這種高度學習動機的學生而言,她的授課方式讓我們覺得獲益良多。因為對台灣的碩士學生而言,了解正確的語言評量方式是教育職場上不可或缺的必備能力,所以全班修課的學生當中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是台灣臉孔,剩下幾個本地同學當中,有一個是半個台灣人Robs,另一個和台灣也很有淵源的Lee;總而言之,這節課就是台灣的天下啦!
這節課一開始是從測驗的種類和目的開始談起,包括分班測驗(placement test),門檻測驗(doorkeeper),診斷測驗(diagnosis),還有大家最熟悉的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等等。接著,再進一步探討構成一份有用的考試不可或缺的因素,包括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真實性(authenticity)、互動性(inactiveness)、影響(impact)、以及切實性(practicality)。再來,按照評量評分的方式,是分析式(analytic)還是全面式(holistic),以及英語的分項檢測探索之聽、說、讀、寫,最後談到專業特定的檢測(assessing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內容非常充實,保證你上了之後絕對不會想再上,因為一次學的就很夠了。至於我們之前認為課程應該會提到的英語教學理論,則是在另一個溝通式英語教學課程中提到。
講了太多生硬的專業名詞,不如來打個比方吧。如果我們要幫鎮上的兩家中餐廳海城(Pearl Harbor)和龍軒(Dragon Palace)打分數,以提供他們改進的建議,這種考試就是診斷測驗。考慮到效度;題目不能太長,太難或太簡單,兩家都做得很好或做的很差也不行,所以你叫他們做法式焗龍蝦或西班牙海鮮燉飯就是和無效度可言。考慮到信度;兩家必須在盡量公平的機制下進行評比,洩題或獨惠一家的提醒必須完全避免,甚至能用哪種廚具都必須事先規範。考他們實際上做過,或是某一種程度一般中餐廳必會的料理,這就叫做考試情境提供的真實性。測試的時候,給他們看中英文或聽中英文,而不是法文或西班牙文,這就是考慮到考生和考題有良性的互動。測試的地點選在鎮上,而不是台灣,這是考慮到切實性的結果。分析式的考題恐怕免不了要一大串表格:調味啦,食材新鮮度啦,烹調時間啦,擺盤精美啦,廚房衛生啦,然後按照各個項目分別給分。全面式的就分幾個粗略項目,全部吃完給個印象分數就好了。至於影響,分成給考生(餐廳)、老師(台灣留學生消費者)以及社會(英國愛吃中式料理的群眾)的三種。對餐廳而言沒甚麼影響,反正你吃你的,我煮我的,除非有一天沒生意活不下去了才會改善吧。對南安普敦愛吃中式料理的群眾影響有限,反正你煮你的,我吃我的,中式料理好壞也吃不太出來。然而,對我們影響可就大了;好不好吃的結果可是影響我們整個禮拜心情的關鍵呀!
寫完之後才發現給學生英文考試好像也是如此。有些學生平常考不想考,月考根本考不好,檢討也不檢討,要被當掉了才慌了手腳。和市中心這兩間中餐廳不是很像嗎?然而,不像把學生當掉了,讓他們來參加重補修課程;在炎炎夏日的暑假上課絕對是種懲罰(對老師也是)。我們在這裡,就算再怎麼不滿意,中式料理還是要去吃的呀!這就要歸諸於測驗的後果(backwash)了。究竟測驗或考試能不能增加學習效率,改善教學品質呢(就這兩家餐廳而言是提高服務品質)?我們讀到的研究與資料上說,一份精密規劃的測驗考題是做得到的,有待深入研究耶。無論如何,我們是對這兩家中餐廳沒輒了啦。
那邊那位同學說得很有道理唷!
上課前一定要是度的預習, 老師會點名回答問題. 同學們很配合的擺起認真的姿勢...
來看一下我們準備的資料......咦, 電腦當掉了唷?!
分組討論中, 大家都很認真, 怎麼有人不見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