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終於落幕,台灣球迷因為中華隊半年之內兩度不敵中國隊扼腕,又因為日韓兩隊五度精采交鋒驚呼連連的同時,目光所及不能忽略的,正是帶領日本隊邁向經典賽冠軍之路的紅襪隊投手----松坂大輔(Daisuke Matsuzaka)他所展現的----對變化球和快速球快慢交替迷惑打者的技巧(the skills of confusing batters)精準的控球導致對球賽的宰制能力(the capabilities of dominance)面對壓力時要求自我增進以及不服輸的心理特質(the qualities of self-requirement and self discipline)、甚至在世界大賽當中面對曲球擊出安打的全方位打擊爆發力(all-round batting abilities)----使他能獲得一張65200萬美元的大聯盟合約。


 


        也許一切都要從日本高校棒球賽----甲子園(koshien)開始說起。松坂媽媽懷孕時,因為一位紅透甲子園的投手荒木大輔而幫他的小孩取了一個和他偶像一樣的名字----大輔(後來的美國球迷則按照他名字的日文發音幫他取了個Dice-K的綽號)。這個青出於藍的松板大輔在1998年的夏天,先是用了148(pitches)完成了一場完封比賽(complete shutout),再用250球對決17局解決甲子園名校PL學院,最後再以救援投手(reliever)的身份在第九局投了15球幫助球隊最後取得了冠軍。他奇蹟似的投球能力幫他贏的了平成怪物(The Monster of the Heisei Era)的封號,並且幫他在1999年進入西武隊並贏得當年年度新人王的頭銜。


 


        儘管如此,松坂大輔成為棒球界家喻戶曉知名人物,卻還是因為他在2007年進入美國職棒紅襪隊,並幫助他們拿到世界冠軍的關係。管在菜鳥球季(rookie season)他面臨的許多調適的問題和挫折,包括投手丘(the pitching mount)的土質、球皮的摩擦差異、較短的投手輪值、較長的球季和較短的春訓、客場比賽(road games)的長途跋涉、當然還有更強打者的威脅性,他終於成功克服種種挑戰。雖然他第一次大聯盟季後賽出賽(MLB postseason debut)的紀錄並不好,美聯冠軍賽對印地安人的第一場比賽也投不滿五局就被換下場,但是他愈強則更強的心理素質終究成功為他贏得了美聯冠軍賽的第七戰勝利。


 


        在2007世界大賽當中,棒球最高殿堂的球迷終於有幸能看到,以松坂大輔為代表的日本球員全方面能力。除了四逢線速球(four-seam fastball)、二逢線速球、滑球(slider)、曲球(curveball)、卡特球(cut fastabll)、指叉球(forkball)甚至變速球(change-up),他甚至有幫球隊打回打點(RBI)的打擊能力。在2007年世界大賽對洛磯隊的第三戰,他在滿壘的情況面對曲球出棒,擊出的球穿越三壘防線形成安打帶著兩分打點,為紅襪隊贏得擊沉對手的勝利契機。當年紅襪隊最終以四連勝橫掃(sweep)洛磯隊贏的冠軍。


 


        當世界棒球經典賽結束,松坂大輔高舉MVP榮耀獎座,和日本隊友們興高采烈慶祝勝利果實的同時,我們的球員們是不是也應該反躬自省:我們到底缺乏了甚麼,以至於就算是台灣之光級的投手連犧牲觸擊(sacrifice bunt)都處理不好,以至於後來跑壘的時候受傷導致整個球季報銷?多數的野手守備好但同時打擊很差,打擊不錯的野手常常守備不好?為甚麼聯盟的安打絕大多數落在右外野?是單純的報酬不如人,還是真的缺乏一種自我期許和要求?看看松坂大輔的成就和在大聯盟的奮鬥歷程,答案也許呼之欲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yshine 的頭像
    shinyshine

    shinyshine的部落格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