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一個在全球景氣蕭條之下更令人驚訝的消息,咖啡品嚐師傅(Chief Coffee Taster)的舌頭價值多少?全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Costa替他們剛剛贏得咖啡品嘗大賽的師父舌頭保了一千萬英鎊的險;每個味蕾(taste bud)價值約1000英鎊(約新台幣五萬元)。
儘管早就是世界風行的飲料,對於人類如何開始運用咖啡做為飲品卻充滿疑惑。除了回教僧侶醫生(Muslim physician) 歐瑪Omar 運用咖啡治療摩卡公主的故事之外,另一個有名的傳說是衣索比亞放羊的小孩卡迪爾的故事。他在放羊的時候,意外發現他的羊群在嚼食一種野生紅色果實之後精神超嗨,於是跟著試吃這種果實,他也跟著神采奕奕起來。在附近清真寺埋首可蘭經書堆的其他僧侶覺得好奇,知道這種紅色果實之後卻認為這是種惡魔的誘惑,而將採集來的咖啡丟進火堆裡。沒想到,丟進火堆當中的咖啡果實居然散發出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芳香(irresistible fragrance),吃了之後果然讓所有人精神為之振奮起來。一傳十十傳百,在西元15世紀之前,咖啡已經在阿拉伯半島被局部用來作為醫療和宗教的飲品。
咖啡透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輾轉傳播到歐洲之後,很快的在英國、法國和奧地利的維也納生根,並且開始受到從天主教教宗開始、啟蒙時代的知識份子以及普羅大眾的廣泛歡迎。1650年,黎巴嫩猶太人賈考柏在牛津開設了西歐第一家咖啡店,能活化思緒加上有額外付加療效的咖啡馬上受到英國人的歡迎,熱潮席捲全英國,1700年倫敦已經有超過兩千家的咖啡館。1689年,一位義大利移民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咖啡館,法國小說家、演員、劇作家、思想家,甚至當時任職法國砲兵軍官的拿破崙都曾造訪這家咖啡館,間接促成了法國大革命。1710年,法國人發明濾泡式咖啡壺,作法是把磨碎的咖啡粉裝進小布袋裡,以沸水沖泡之後飲用。在維也納,一位波蘭裔市民利用土耳其大軍為成失敗之後撤退留下的五百袋咖啡豆開設了藍瓶子咖啡館(Blue Bottle),並且首創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做為調味的方式,世界上第一杯拿鐵(Latte)的原創版成形。
拿鐵雖然在歐陸成形,真正讓拿鐵散播到全世界的幕後推手卻是美國這塊市場的動力。自從波士頓茶葉黨(Boston Tea Party)事件之後,美國人就把咖啡視為自由民主的象徵大喝咖啡,自創美式咖啡(Americano)的喝法,並隨著南北戰爭和西拓運動把這種在濃縮咖啡(espresso)當中加水的喝法推廣到全國。這種喝法也許充滿豪邁,卻被真正了解咖啡美味的鑑賞家認為糟蹋了咖啡的甘醇美味。1950年之後,倡導重烘培和高品質的精品咖啡(gourmet coffee)開始大行其道,從畢特咖啡(Peet Coffee)紐約札巴咖啡(Zabar Coffee)開始引領風潮,到在西雅圖創始的星巴克崛起之後終於蔚然成風。星巴克幕後推手霍華.蕭茲於1983年到義大利取經,並且把拿鐵和義大利經營咖啡館的模式帶回美國之後,美國人品咖啡的味蕾終於”覺醒”。如今,每年賣出的拿鐵咖啡利潤支撐著星巴克在全世界44國家營運16120家分店。
不知道大家喝咖啡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些濃郁芳香(aroma)、振奮人心飲料背後的故事?要經過多少人的群策群力,眼前這杯充滿奶泡(foam)咖啡才會從樹上的咖啡果實,經過摘採、曝曬、烘培(roast)、經過適當程度的研磨和器具的蒸煮之後真的在眼前形成?讓我們滿懷感激,讚頌這杯上天賜與的神奇飲料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