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論減免了多少關稅,奶粉總是越來越貴?為什麼自己做的包子是橙橙的黃色,外面賣的包子皮卻是總是雪白?為什麼科技越來越進步,能吃的東西卻越來越少?為什麼介紹美味食物的節目,和介紹有毒食品添加物的節目一樣多?答案實在很明顯:除了無知,更因為食物詐欺絕對有利可圖。
有些食物詐欺源自於人們的無知和對美食的渴望,葡萄酒就是一例,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元三世紀的羅馬時期。為了讓葡萄酒,這種當時普遍被視為搭配美食必備的佳釀,喝起來口感更醇厚、保存更為容易,古希臘羅馬人添加石膏、石灰、樹脂、甚至鉛。鉛能中和天然發酵酒的酸味,讓葡萄酒變甜美,但經年累月攝取就是導致鉛中毒。可怕的是,直到17世紀末,一位德國內科醫師Eberhard Gockel才透過臨床醫療行為發現鉛中毒導致的腹部絞痛和葡萄酒引用習慣有關;他在能找到最差最酸的葡萄酒中加入一氧化鉛之後,這瓶酒就變成最棒最美妙的酒。
有些食物詐欺則是源自於人們對食物認知上的傲慢與偏見。18世紀中期,住在倫敦的英國人不喜歡吃全麥或黑麥麵包,除非他們和凝乳一樣白。而當時能讓劣質麵粉做出凝乳般顏色麵包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入明磐。因為黑麵包味道太差沒人會買,造假的白麵包逐漸成為當時麵包師父的烘焙標準。
有些食物詐欺則純粹源自於魔鬼雜貨商或生產者不誠實的降低成本矇騙套利行為。19世紀中期,研磨好的咖啡粉事實上不全然是咖啡粉,其中有很多是菊苣根粉末、烤過的麥粉、燒焦的豆子、橡實、飼料甜菜甚至木屑。19世紀中期的美國城市人口引用的牛奶很多都是餿水奶,牛奶由釀酒場或精餾場旁喝釀酒渣餿水的乳牛產出,這種含酒精的牛奶導致每年數千名兒童死亡。
有些食物詐欺則是出自於兩害相權不得不取其輕的作法。我們在英國念書的時候,意外發現幾乎任何食物透過番茄醬的調味就會變得很好吃,而番茄醬的保存方式如此簡單,以致於我們不能活著而沒有番茄醬。事實上,20世紀初期的番茄醬裡普遍添加苯甲酸作為防腐劑,實用過多會導致咽喉疼痛、暈眩、體重減輕和嚴重胃病。如果不添加苯甲酸,就是在製造過程中增加相當於過去兩倍份量的糖、醋、食鹽。沒有防腐劑的番茄醬著實能讓食物味美,但此舉導致西方肥胖人口大增。
有些食物詐欺源自於政府部門的管理鬆散和體系腐敗。在連雞蛋都可以造假的中國大陸,嬰兒喝到毒奶粉絕對不令人感到意外。作者引述中國人民大學黃國雄教授的說法作出結論;只要納稅、製造利潤、(中國)政府部門對不法行為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2004年,中國中部至少有13名嬰兒因為食用假配方奶粉而死亡,另外還有數百名嬰兒身體嚴重受害。2005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在發起”無恐懼食品戰役”一年後因貪汙瀆職指控遭到撤職查辦。當中國觀光客藉旅遊之便到處搜刮奶粉之際,奶粉價格屢創新高也不會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有些食物詐欺則是發生在你我身邊,而且看來似乎永遠沒完沒了。2011年的時候,我因為塑化劑(plasticizer)引發的一連串食物詐欺案而買了這本書,兩年之後,毒澱粉(toxic starch)風暴又席捲而來。除了運動飲料、珍珠奶茶,現在連豆花、肉圓、水晶餃、等等台灣美食可能都有問題。其實不只台灣,即使在食品標準管理嚴格的歐洲酒吧裡買啤酒,買到的是”可以使用焦糖調色、使用氯化鉀調味,使用磷酸調整酸度,還可以加入其他添加物,還可以選擇包括硫化鈣、苯鉀酸鈉在內十七種左右的防腐劑”製造出來的啤酒。也許就像作者說的,在不遠的將來,只有自給自足才能吃到完全無虞的食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