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藍海策略看起來似乎是新而複雜的概念,但事實上這個概念在商業界早與另一個概念紅海競爭盛行已久。簡單的來說,藍海策略就是分析、特色與創新,而紅海的代表則是削價競爭。當2005年藍海策略這本書將所有商場慣用的本益分析、尋找特色與研發創新整合定義成藍海策略之後,藍海策略成為商業界營運獲利必須奉行的圭臬。商品也好、企業也好,要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脫穎而出,必須要有能為眾人所聯想與稱道的特色結合。然而,藍海被開創之後,極有可能會被其他競爭者爭相模仿,在流血競爭之中慢慢變成紅海。因此,不斷的開發創新找出新的藍海,成為企業經營者的首要任務。


 




        電腦業界是用來說明藍海策略最具說服力的證明。1952年,當第一部商業電腦被研發出來之後,一台定價100萬美金的電腦主機一直沒有任何市場規模。直到IBM洞悉當時商業市場的需求,設計出運算功能相對簡化,造價相對低廉的商業電腦模式之後,才順利開創商業用電腦銷售的藍海,每年數億美元的商業電腦銷售業績逐步成長到數十億之譜。


 




        而著商業電腦銷售到達瓶頸,許多企業開始注意到家庭電腦銷售的可能性。與商業用電腦相較,家庭電腦不需要過多的強力運算功能,因此在儲存電腦空間上可以大量節省,所需要的只是統合起來讓一個個人也可以輕鬆操作的介面,而之前的家用電腦尚未擺脫商業使用的模式,需要專業知識才能充分運作的模式更讓人無法恭維。一直到1977年賈伯斯(Steve Jobs) 主導的蘋果電腦開發出蘋果二號,將鍵盤、顯示器等硬體和商業程式等軟體結合為一體之後,家用電腦的藍海終於被開發出來,1980年,美國有44家電腦公司,銷售140萬台電腦,營業額30億美元。


 




        這樣的經濟規模吸引更多競爭者躍入這樣的藍海。隨著Windows作業系統日漸普及,IBM推出設計軟體和多媒體周邊配備,並壓低價格讓越來越多人可以依照個人需求設定電腦服務功能,個人電腦的藍海浮現,創造出更令人驚豔的市場規模,也推波助瀾更見高漲的藍海。接著,1992年著重在印表機和伺服器功能的康柏電腦、1995年著重在直接讓顧客挑選電腦機型以求更能符合個人需要的戴爾電腦,讓電腦營收市場膨脹到355億美元,而藍海仍然持續。2006年,蘋果公司開始量產軟體與硬體完美結合的筆記型電腦iMac,接著一系列能用手與電腦螢幕觸控的i產品讓電腦產業的藍海推向高峰,2012年光是蘋果電腦公司的市場價值就達到5600億美元。


 




        除了近代的電腦公司,仔細一想,最早的藍海策略可能出現在中國的三國時代。早在各諸侯在紅海裡爭奪城池和土地的時候,曹操看出天子和人才的重要性,奉迎天子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任天下智力並以道御之,他創造的藍海幾乎讓他統一中國。和曹操相爭的劉備則是建立一套自己的藍海,今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凡事都區別出和曹操的不同,這是劉備可以鼎立天下的原因。


 




        不僅是運用在個人形象的塑造,或是企業公司營運策略的擬定,藍海策略已經成為特色創新的代名詞,甚至成為獲利的指標。在酷熱的夏天,何不來趟進入藍海的巡遊,期許自己一個與眾不同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yshine 的頭像
    shinyshine

    shinyshine的部落格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