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生活最大的感觸之一,就是吃的餐食裡一定有馬鈴薯。從大家公認英國的代表食物Fish and Chip 裡就知道,英國人似乎認為除了炸魚就是薯條最好吃,而在歐陸的旅遊也發現馬鈴薯是最普遍的副食品。此外,無論是漢堡、咖哩、各式排餐都少不了馬鈴薯的蹤跡。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若不是哥倫布,和他在1492年發現的新大陸,英國或是歐陸根本不可能如此依賴馬鈴薯。
和南瓜、花生、番茄、鳳梨、辣椒、番石榴、玉米一樣,馬鈴薯是原生於美洲的農作物。馬鈴薯每單位耕地產量是小麥數倍之多,可以在極小片貧脊的土地栽植,從海面一直到一萬英呎以上的高緯度都可以被栽種,即使最差勁的農夫都可以用最原始的耕作工具種植。在西班牙人抵達南美洲的時候,馬鈴薯、南瓜和玉米是印第安人的三大主食。儘管一開始大部分歐洲人對這項作物存疑,最偏遠也是最貧脊的愛爾蘭卻開始在16世紀首先大規模的栽種,兩百年之後全愛爾蘭人幾乎全靠馬鈴薯和牛奶過活。
馬鈴薯既然大量提供食物來源,就能協助當時統治歐洲的君主們鞏固政權,於是整個歐陸由西向東,在政府有計畫的推廣之下開啟了一波波的馬鈴薯栽種熱潮。於是馬鈴薯泥、馬鈴薯餅、馬鈴薯濃湯、馬鈴薯燉飯、馬鈴薯沙拉等等以馬鈴薯為主陸陸續續被端上統治者、中產階級,以及尤其是中下階層民眾的餐桌上。食用馬鈴薯的蔚為風潮甚至蔓延到藝文創作者的作品上。在莎士比亞作品”溫莎的風流娘兒們”(The Married Wives of Windsor)當中,一個風流多情的腳色法斯塔夫爵士就有這麼一句台詞,”叫天下馬鈴薯雨吧!”。而荷蘭世界級的畫家梵谷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就是”吃馬鈴薯的人”(荷文:De
Aardappeleters/ The Potato Eaters),凸顯了當時下層階級的人們以馬鈴薯果腹的無奈。
馬鈴薯的從南美洲到舊大陸只是哥倫布大交換所有故事的冰山一角。事實上,要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小麥、葡萄、蘋果、雞、豬、牛、馬當時不會從歐亞州遷移到美洲,南瓜、花生、番茄、鳳梨、辣椒、番石榴、玉米也不會從南美洲被帶回歐陸,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加拿大冰酒、墨西哥雞肉捲、義大利番茄肉醬麵、南法的南瓜燉飯、西班牙的番紅花料理甚至台灣夜市裡的烤玉米都將因為沒有關鍵的配料或原料黯然失色。在我們品嘗美食的同時,不要忘了對500年前那群冒險犯難的探險家們致上最高敬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