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先定義一下甚麼叫做文化震驚Cultural Shock。意思指的是:因為文化或生活習慣差異太大造成的心理震撼。我們來到英國已經快兩個月了,有些文化上的差異覺得實在令人感到心驚膽戰。不只是我們,有些甚至連其他國際學生都很難適應。
最好的例子就是奇差無比的水龍頭設計。這裡的水龍頭(tap)明確分成兩邊,而不是像我們國際上通用的冷熱調和式設計。結果就是一邊的水冷得要死,一邊卻燙得得要死,而我們就在冷熱兩端掙扎。英國人似乎不知道維護古蹟是一回事,更新建築物裡面的設備又是另一回事。這種情況不只我們,連從溫哥華來的鄰居都覺得荒謬。用這種設備的結果是:想節省更新設備的浪費,卻造成更多更多的資源浪費。
第二個例子是效率奇差無比的電信公司BT(British Telephone)。可能是國營企業,僅此一家壟斷市場。我們要聯絡到都很難,打服務專線電話進去都沒人接,更何況要裝機或牽網路。從電話線開始,到簽好網路,快的話也要半年。這種效率奇差的公司在台灣應該存活不下去吧。想想,台灣的中華電信今天打電話,明天就來處理簡直是快得像神話。可以考慮來這裡拓展業務了。
此外,這裡的醫療資源真的--非--常--難--得。歐洲人不會因為小小的身體不舒服就去看醫生,大部分不是靠自己身體痊癒,就是直接到街上的藥妝店(Pharmacy or Chemist)請藥劑師開藥。之前因為咳嗽,想預約家庭醫生的門診;因為病情並不嚴重,不好意思動用緊急情況要求馬上就要看醫生(GP, General Practitioner),結果發現最快的約診也得等到五天以後。晚上時情況有些惡化,喉嚨痛加上咳嗽實在使人難以入睡,只好拿從台灣帶來的伏冒錠吃,隔天早上就好多了,第三天已經幾乎沒有太多症狀。約診時我要向醫生(我的那個醫生專長還是眼科唷)說甚麼呢?
“謝-謝-醫-生-我-的-感-冒-已-經-好-了”
之前我們住的地方,有個巴基斯坦的媽媽帶著小孩一邊念書。天有不測風雲,小孩半夜發高燒。打遍電話也找不到醫生,因為要打一支24小時的專線。而所有的藥房五點就關門了,只能半夜三點按電鈴找我們這些也是一樣無助鄰居。
奇怪,英國人生病還看時間的嗎?下午五點之後就只能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我有個朋友有類似症狀,開始時沒甚麼,但後來情況惡化,等不及向自己的醫生報到,直接殺到醫院去。結果是,這裡的制度絕不允許你跳過你的GP。除非急診。要急診嗎?請排隊(Join the Queue)。
他們難道不知道有些高度傳染病的病徵剛開始只是輕微的症狀,後來也有可能惡化,像腸病毒。生病的病況不是可以預約的,想想看如果SARS發生在英國,剛開始也都是一般的感冒症狀,先預約個三五天再來看診,後來會不會就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每次約診都得等個五天,難道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醫療資源之所以是醫療資源,是因為它可以被運用在病患最需要它的時候。要不然就只是一些統計數字而已。
像我之前還在台灣時,下午在球場上打球,不小心腳踝扭傷了。剛開始還好,也還開車回家,可是後來越腫越大,痛不可當,晚上九點受不了只好拜託我弟載我去看醫生。如果同樣的情形在這裡,是要找已經關門的藥局?還是叫救護車?
自己到醫院急診室是不是又要等?所以我已經自動取消來這裡運動的計畫。每天走路一小時就夠了,安全第一呀。
在台灣,家裡附近就有好幾間診所。可以視生病情形決定去哪裡看病。掛完號通常不用排很久。醫生大多很親切,問診開藥時也會詳細的解說。
當然,我們必須尊重英國既有的制度,以及在制度後面的含意,而每個制度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但是當制度僵化,產生一些不盡理想的缺點時,就算無法對這個國家的醫療保健政策建言,至少對未來要來念書的同學做些提醒。對離鄉背井的我們而言,醫療制度和語言表達的差異造成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想想看,對一個急需醫療照護的病患說請排隊,對這個病患心理造成的衝擊。在英國這裡,對制度的維護,似乎比運用它所產生的效果受到更多的重視。
不妨注意一下目前公車上咳嗽的情形,真的是到處此起彼落了,有沒有可能因為預約制度麻煩,症狀又沒有到到藥局拿藥的地步,就想靠自己的免疫力來戰勝病魔。其實這是理想的狀況, 藥即是毒, 非必要不應服用。但是在擁擠的現代都會,如此做似乎又增加了讓其他人感染的風險。英國是不是應該在醫療制度面上面做一些調整,讓就醫的選擇權回歸到病患身上?就我而言,這裡的醫療方式應該有相當大改善的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