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斯,一個神秘而美麗的英格蘭山城,因為羅馬人開發天然湧出的氣泡溫泉成為浴池而得名。依著附近綿延起伏的山陵,和蜿蜒曲折的雅雯(Avon)河谷,還沒到巴斯,我們已經被火車軌道旁寧靜純樸的薩克遜鄉村風光所吸引。層巒疊翠的遠方山景,棕黃橙綠的山邊田野,紅瓦白牆的英式莊園,交織出冬天英格蘭西部獨樹一格的美麗彩繪。


     我們到訪的時候正是巴斯雲霧繚繞的季節,從山林中飄逸出來的雲霧,氤氳環繞在整個雕飾華麗的市區;即使輕輕遮掩,雲白色的紗巾也無法隱匿她氣質出眾的美。在圓樸石地板上漫步,我們更好奇的想揭開她充滿神秘的面紗。


     羅馬時代開發的浴池文明並沒有使這個山城因此風光太久。中世紀之後,浴池蒙塵成為廢墟,而支撐這個山城經濟體系的力量只剩下天主教修道院,和附近農莊出產的羊毛類產品。然而,18世紀之後幾位傑出的經營人才,包括規劃城市藝文活動的納許(Nash),設計古典皇家新月樓和圓環屋群的伍德父子(Woods),使的這座依山而建小城市,搖身一變成為歐洲優美的溫泉觀光勝地。從喬治王時期開始獨領風騷的建築風格,也使的越來越多的文人騷客、富商名流等上流社會人士選擇此地做為首屈一指的度假娛樂中心。英國的文學作家珍奧斯丁,在這裡旅居的時候完成了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諾桑節修道院(Northanger Abbey)等等以描寫喬治王時代背景為主的上層階級生活。


     巴斯浴池現在已經不再供給一般大眾做為泡湯和使用蒸氣浴的功能。然而,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瑰寶,這個景點仍然吸引了無數的國際觀光客前來尋幽訪勝。和巴斯浴池比鄰而立的是英國西薩克遜一帶有名的巴斯修道院(Bath Abbey)。修道院正門兩側的石柱,匠心獨具雕刻著天使們攀爬雅各的天梯(Jacob’s Ladder)通往天堂的景象,提醒世人們向上提升的辛苦,和向下沉淪的迅速。


     沿著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往上走,我們欣賞著英國喬治王時期風雅古典的建築風格。不像維多利亞時代的繽紛華麗,受到歐陸古典主義影響的建築形式反映著當時人們對美覺欣賞的省思。仿希臘雅典神殿風格的圓型廊柱,重點局部的窗紋雕飾,烘托出以橙蜜色當地砂岩建構建築主體的優雅之美。最有名的代表建築物是圓環屋群,以及有名的,號稱英國最高貴街道的,有著半圓型優雅圓弧切面的皇家新月樓。隱身在雲霧飄渺氣氛裡的山城,仍舊沒辦法遮掩她與眾不同的光華。


     這裡不能不提英國的喬治王們。英國自從選帝法公布之後,明訂天主教徒不得成為英國國王,以免血腥瑪麗的夢靨再度上演。當1714年安女王駕崩又沒有子嗣繼承王位時,英國國會按照法律宣布遠在德國,有繼承權的清教徒(Protestant)喬治一世成為英國國王。然而,這位德國人英王並不會說英語,登基之後對於治理這個國家心有餘而力不足,乾脆把統治大權託付給國會選出來的領袖----閣揆。Robert Walpole因此就任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首相(Prime Minister),由一群精英組成施政團隊治理國家的內閣制也因此開端。從那時起,英國皇室也從統治國家的基石,變成吸引觀光客的磁鐵。


     往亞雯河畔走去,我們探訪非常具有特色,橫跨巴斯亞雯河兩岸的普特尼橋(Pulteney Bridge)。這座建築於1774年的古蹟儘管歷經滄桑,她融合山光水色的本質仍然使人眼睛為之一亮。儘管是一座橋梁,橋上的兩側卻並列著兩排一樣古樸的商店。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到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沒想到當年中國宋朝的繁榮昌盛,居然會在千萬里之外的巴斯山城這裡重演。從橋側的遊行廣場步道向下游望去,青綠色的潺潺溪水,在渹渹浪濤中滾滾向東而逝,白茫茫的雲霧舖天蓋地瀰漫而來,唯有幾株墨綠色的冬青樹梢孤挺在一片迷濛當中,呈現出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溫柔婉約。在這種靈氣逼人的氣氛下,我們居然醞釀出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的確,要不是優秀的規劃設計人才群策群力,當地居民克盡職責的貢獻付出,這個儘管麗質天生的山野小城,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觀光業當中脫穎而出呢?


     聽著細雨飄落在石板街道上的滴答聲,我們踩著滿載收穫的厚重腳步。數代前人們辛苦耕耘努力的身影也許已經不復見了,因為知性之旅而充滿的喜悅,卻仍然清晰的記得。


 



冬天的河濱廣場公園, 儘管一片蕭索, 遊人如織依舊.


 


 


 




巴斯浴池的正門樓, 其實是十九世紀的建築


 



壯觀的巴斯修道院, 正門兩側的雅各天梯雕塑是她的特色


 



面向市區的修道院, 提供精確的報時功能.


 



普特尼橋上的經典店鋪之一, 當時在橋上的建築物不需要課房屋稅, 所以省稅!


 




橋上的商店街其實是一整排, 有沒有想到清明上河圖上的經濟榮光?


 




屋緣上精雕細琢的雕刻, 搭配上希臘神殿式的圓柱, 典雅的美難以形容.

 



 


皇家新月樓群屋之一




皇家新月樓之二, 部分房屋在二戰期間曾受德軍飛機轟炸損毀, 後來重建, 看起來較新.


 




皇家新月樓之三, 新月是因為是朝向南面的半圓形.


 




普特尼橋的另一側


 



壯觀的河濱景色, 遠方的雲霧飄緲更顯詩情畫意.


 




雄偉的普特尼橋和連帶建築.


 



典型喬治王時期的經典建築物


 




美麗的山城, 一時之間讓我們有置身於九份的錯覺...


 




沒事多喝水, 這裡不收費.


 




典雅美麗的商店街, 規劃的一致性與協調性以及店家們的極高的配合度是成功關鍵.


 




美麗的拱型雕塑門, 其實是五星級飯店的停車場入口.



 




雕梁畫棟: 喬治王時期的建築風格


 




美麗的街角建築, 總是讓人不得不留下讚嘆的目光.


 




拜訪針奧斯丁中心, 她在後面這棟房屋這裡旅居了一段時間, 也是她創作文學的巔峰.


 




十八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茶會, 和飢腸轆轆的現代中下階層觀光客.


 




俯瞰亞雯河的巴斯市集. 就連市場也是古色古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yshine 的頭像
    shinyshine

    shinyshine的部落格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