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普敦碩士班的同學Rob因為博士課程的學術研究回來台灣,除了拜訪我們,順便重溫台灣美食滋味。讓我們驚喜的是,原來美食探討和社會語言學居然有這麼多共通的地方。
一道美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翻譯問題,可能讓想到這個問題的人食不下嚥。例如「珍珠奶茶」的英文翻譯,絕大多數人會翻譯成「Pearl Milk Tea」,但是這在語言學上是不夠精確的,畢竟「珍珠」只是其中一項食材----粉圓----的美稱,而珍珠奶茶裡面放的真的不是珍珠。根據Rob的說法,粉圓的英語應該是tapioca (balls)(樹薯粉搓成的圓球狀物);所以在加拿大或是美國方,珍珠奶茶的英語是「Tapioca Milk Tea」。問題是,不是每個文化裡面都有tapioca這種食材的意識,華人比較少的英國社群就沒有;所以在英國,說「Tapioca Milk Tea」是不會有人聽得懂的。
這種跨文化翻譯的翻譯該怎麼辦呢?Rob認為直接用中文的音說出來,再解釋其中的內容物就可以了。過度的翻譯就像過度的包裝,其實沒有必要。說著說著,他指著陶板屋的英文菜單說,「米沆海鮮濃湯」這道料理當中的食材他們的文化裡就沒有,所以「米沆」這個字的英文他看不懂。後來我們和waiter討論才知道,原來那個字是日文。其實就算是漢字的意思我們也是一知半解啦。漢文化裡的包子、水煎包、小籠包、小籠湯包以致於粽子、水餃、蒸餃、煎餃、鍋貼等等都是dumpling,是英國本土文化裡沒有的,其實直接用中文發音介紹就可以了,過度的解釋反而會造成誤會。
和心胸開闊、見識廣博的社會語言學者聊天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美食與語言其實都是日常生活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只要能用心體會,美妙的滋味超乎想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