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個人興趣和當初寫論文需要的關係,我閱讀了相當多關於”在語言發展上,為什麼男生不如女生”的研究和著述。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腦研究專家推論,大腦的組織和發展其實決定了男女生在語言精熟掌握度上面的差異。在”腦內乾坤,其來有自”(Brain Sex----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這本書中,作者安妮.墨以耳(Anne Moir)和大衛.傑索(David Jessel)有段對男女生語言發展非常生動的描述:
女孩比男孩早說話,在還未上學之前,女孩的口齒通常較為流利,他們也比較早學會讀書,對建構語言的基礎如文法、標點符號和拼字都比男生學得好。在閱讀補救班上,男女生的比例是四比一,男生有閱讀困難的人數是女生的四倍。到他們長大之後,女性學外國語比男生還來的容易,也學得比較好,比較能掌握文法和拼字規則。在口吃及和其他語言缺失方面,有問題的幾乎都是男生。
此外,他們也指出女生的聽力比較好,女性的大腦組織方式使女性在訊息接收上比男性敏感,導致女性在語言能力的發展上比男性強。如果這些還不能說服各位,另外一份研究台灣國小學童英語學習狀況的碩士論文明確指出:早在國小階段,女生在英文紙筆測驗上反映所得的成績平均比同年齡男生的得分高出十分。
換句話說,在先天結構已經不良(我們學校男女生的比例是5:1),又要和友校競爭英文成績(文華剛好相反是1:5,國立大里則是接近的1:1)的話,我們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力拼;競爭不用開始勝負就已經很明顯了。要凸顯我們學校英語教學的優點,就要開創英語教學的藍海,而不是跳進比較紙筆測驗成績的紅海。我們的藍海策略很明確:男生的大腦結構讓他們在創意和競爭上得到優勢,那就從英語活動和競賽開始吧。
前一陣子剛剛落幕的外交小尖兵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外交小尖兵是外交部和教育部合辦的英語比賽,全國優勝的前三名可以得到公費出國參訪的機會,著重的是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戲劇化的演出能力。儘管才倉促成軍不到兩個月,這群高一的生力軍在兩位指導老師幾乎犧牲每天課餘時間的指導之下,在中區初賽得到佳作的成績。兩位老師深入專業的辛勤指導、在戲劇排演當中相互激盪的創意,以及學生願意配合的潛力和可塑性是能夠在如此短時間之內訓練就能獲獎得主要原因。
身為行政人員,除了提供必要的道具製作和後勤補給協助,我自己跟在旁邊也是偷偷學了不少寫好劇本的秘訣,收穫真的很大。其實我們真正在意的,倒不是獎座或獎金的獎勵,而是學生們能透過語言演示和組織活動的機會體會到口說英語”從做中學”的無限魅力,以及我們學校英文老師們從事英語教學所展示出來的與學生良性互動和教學專業,這些都不是單從紙筆測驗成績就能夠顯示出來的啊!
這就是第一次訓練的過程: 我們要選定才藝表演的主題和劇本內容.
兩位指導老師的專業真的是讓我覺得望塵莫及, 但是受限於業務機密細節就不方便公布啦!
上台之前緊鑼密鼓的準備和耳提面命的提醒.
化妝前的兩位男生, 接著他們就要上妝囉!!
我們只是單純的負責道具, 全力支持台上表演的夥伴.
才藝表演非常精典的片段.
知道通過第一階段之後, 參賽學生馬上要求加班特訓, 真的辛苦兩位老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