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塔的建築可以回溯到11世紀。當時法國諾曼征服者威廉(William)在哈斯汀之役擊敗當時的英國國王入主英國之後,為了鞏固異國人在英國的統治基礎,在羅馬人在泰晤士河畔留下的斷垣殘壁當中構築白塔(the White Tower)。後續的英國國王們陸續增建環繞著白塔的牆圍,成就了這個到英國必訪的倫敦塔。
矗立在泰晤士河畔已經超過1000年的倫敦塔,如今仍然由國王的侍從 (The Yeomen Wanders)和忠實的渡鴉們(the Ravens)守把。Yeomen這個字從諾曼人征服英國之後使用到現在,字的意義隨著各個時代的遞嬗衍生,從平民的最高階級(the highest class of the commoners)、從事僕役的自由人(the freemen who occpy the
serving positions)、擁有小規模土地的貴族,現在最常用的反而是守衛倫敦塔的警衛。倫敦塔裡的烏鴉也是全英國最好命的烏鴉,據說烏鴉飛走會導致倫敦塔的崩毀,所以他們的羽翼都經過適當的修剪(因此不能飛),食物和待遇更是被適當的照料。
主塔白塔被建構之後,成為中古時期英國君王的居住堡壘。隔天要覲見國王的重要政務和宗教大臣甚至在前一天必須入住倫敦塔城圍的塔樓之中。倫敦塔樓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在1225年完工的血腥之塔(The Blooy Tower)。1483年,年僅12歲的愛德華五世(Edward V)被叔父Richard軟禁於此塔之後消失,幾年之後他們的屍骨才被找到,這個塔也從此被冠上血腥之名。這種戲劇性的情節據說給了莎士比亞創作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的靈感。
儘管中古時期曾是英國國王們的行政中樞,但重要性逐漸轉移到保存皇室有價值資產(royal valuables)囚禁重要犯人(important prisioners)之上,這兩個特點讓倫敦塔蒙上一層神祕詭譎的面紗。皇室重要的囚犯幾乎都從叛徒之門(the Traitor’s Gate)經由泰晤士河送進塔中。最有名的包括都鐸王朝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Anne Boleyn和她的女兒伊莉莎白Elizabeth,但是結局大不相同。Anne被她的老公下令砍頭示眾,但是Elizabeth逃過一劫,之後繼位成為英國史上最偉大的君主。
時代不斷地改變。隨著英國皇室威權衰落,倫敦塔也已經褪下他神祕詭譎的風貌,成為世界觀光客只要付費(成人18英鎊、16歲以下孩童8英鎊)就可以一親芳澤的英國歷史文化遺產。我們一群亞洲來的有色人種肆無忌憚地在倫敦塔裡鑽進鑽出恣意遊走,腳下踩踏著的除了百年前古人們留下的足跡,更是大憲章以來自由民權戰勝君權至上的墊腳石階。
這裡就是重要囚犯們被處決的地方, 其中包括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Anne.
外國朋友示範如何正確防衛倫敦塔.
守城用的青銅大砲, 現在只剩下陪觀光客照相的價值
諾曼人的廁所. 在白塔要建造這種廁所可是大費周章. 首先, 廁所必須靠北邊, 避免如廁時的君王被泰晤士河上的遊船透過通風口襲擊. 其次, 排遺出口必需以45度朝下, 避免冷風直灌.
倫敦塔從羅馬時期就是泰晤士河上的要塞
我們踩著的正是古人踩過的城牆遺跡
中世紀時重要大臣的寢室裝設
目標: 攻下倫敦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