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英國唸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英國人事實求是,一絲不苟的務實風格;任何事情都照規定辦事(Do everything by the book),為了達成效率或工作任務不許有一點點人情上的通融或彈性。但是一直到昨天才真的對英國人的務實風格大開眼界。


 


        大約晚上8點鐘,我們正在搭公車回家的陸上,這時候絕大部分的英國商店都已經打烊了。天空下著有一陣沒一陣的毛毛細雨,行人稀稀落落。在一個停靠站上來一位英國女士,拿出一張10英鎊的鈔票希望司機找零。倫敦的公車司機沒有零錢可以找,因而沒有辦法接受車資讓這位女士上車,儘管她一直解釋嘗試過很多地方兌換零錢都不成功。此時讓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公車司機把車門打開,要求這位女士下車。這位英國女士不是因為沒錢,而是沒有能夠付車資的2.2英鎊零錢;因為這個原因,她將被驅離這部公車。


 


        從我們來的第一天就發現一些關於倫敦大眾運輸系統的有趣之處。首先,倫敦公車司機不找零錢,除了被問路,從來沒有看過他們和乘客互動。這一點和我待過的南安普敦全然不同。在南安普敦的公車司機大多比較友善親切;Amy剛生完Andy那一天,Ariel自己一個人過來醫院探視我們,沿路上一個中東裔的公車司機一直給完全不懂英文的她指示。我在公車站牌等她,這個公車司機經過我的時候還說”Don’t worry. Your friend is coming. Wait for another 5 minutes.(不用擔心,你的朋友來了,再等5分鐘)”。某天醫院回家的路上,一個快退休的公車司機和我分享20年前剛剛生下兒子的喜悅。更不用說我走在南安普敦街道上,一個看到面熟的公車白人司機居然在駕駛座上和我打招呼。


 


        倫敦公車司機不找零錢可能有幾個原因:在倫敦,依賴大眾運輸系統的國際通勤族每天有幾千萬人之多,一個一個找零錢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安全風險,而且拖延大眾運輸的效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叫做Oyster Card的通勤卡。通勤族把車資預儲在這張卡,每次搭乘時的刷一下過卡,這樣就可以搭乘地鐵到公車所有交通工具,不消幾秒鐘就公車可以處理10幾個乘客,而地鐵的吞吐量更是驚人。他們的比較冷漠與疏離與每天要處理如此大量乘客息息相關:他們重視的是大眾運輸的便利和效益,而不是給予個別乘客的通融彈性和特別照顧。


   


        儘管如此,這個故事還是有個完美結局。Kenneth和我看不慣這種僵化制度的兩個台灣人在此時挺身而出,拿出身上的1.2鎊讓這位可憐的女士終於搭上公車。倫敦的制度也許冰冰冷冷,一點點來自台灣的溫情,卻可以讓這個偉大都市變的更美好。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都已經是全然的民主體制了,還要皇室做什麼?這一天的白金漢宮給了我們答案。


 


 



        天才濛濛亮,我們一群人就已經集合好準備往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出發。天氣晴朗,連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都在對我們微笑。為了卡最好的位置拍到最好衛兵交接(guard change),我們早上九點鐘就已經進入預定位置,這時候遊客三三兩兩,我們還有四處照相的充裕時間和空間。然而我們悠閒的美好時光沒有持續太久,早上十點半,大批遊客抵達,廣場開始擠的水洩不通。


 


 


 



        廣場上人群擁擠的情形持續增強,到十一點鐘的時候抵達顛峰;這時候人潮已經是前胸貼後背,連呼吸都覺得頗有困難。儘管人潮洶湧,但治安良好,畢竟扒手或癡漢都無法犯案之後揚長而去。這時候天氣狀況非常好,好到團員們居然開始抱怨起英格蘭六月和煦的太陽。一直到有人提醒他們二中操場升旗典禮台灣太陽炙烤的悲慘,抱怨才全然消失。兩個到英國自助旅行的14歲希臘女孩和我們玩起終極密碼戰,讓我們幾乎忘記等幾個戴帽子的玩意兒交接工作的時間有多麼漫長。


 


 


 





        十一點十分,帶著黑色高帽,穿著火紅外套的禁衛軍士兵們從遠方接近,人潮開始隨著騷動。相機的快門聲此起彼落,就像群鴨翻飛在麥田之中。而人性醜惡的一面開始浮現。原本在我們身後的一對不明國籍母女不知道為何已經錯位到我們前方,而當我們想轉換位置時其他人,無論國籍是什麼,卻都不動如山。樂隊的演奏眼看接近尾聲,我站的位置才終於讓我照到幾張照片。辛苦了一個上午,最大的收穫居然是交了兩個希臘朋友。


 





        就像所有的最高行政機構一樣,英國女王的白金漢宮也需要優異的武裝兵力衛戍。就像所有民主政體一樣,武裝兵力衛戍象徵的就是一筆可觀的開銷,而這些開銷其實是納稅人繳的血汗錢。如何運用這些衛兵和他們換班的交接儀式吸引觀光客,讓這些數目可能可觀的觀光客製造一些稅收收益讓開銷能夠收支平衡,成為近代民主政體的重要議題。而白金漢宮無疑的是這方面表現最優異的專家:放眼整個歐洲,有衛兵交接儀式的皇家已經幾乎蕩然無存了,想看就到英國吧。




注意看, 前面幾位樂隊的樂器上甚至還有譜架!




華麗的制服搭配上整齊劃一的行進節奏, 是樂儀隊的基本要求.


 




但是事實上, 這些扛著步槍的禁衛軍才是守護女王的主力.




天氣好的時候做甚麼都對, 就算看衛兵交接也可以三三兩兩.






英國國旗掛在白金漢宮; 是的, 女王在這裡.





大部分吹奏管樂的衛兵都有繫上皮帶, 這位是唯一的例外.




感謝希臘朋友和我們度過的枯等時光.




"終於結束了!!" 相信衛兵們和我們心理想的是一樣的事情.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像一下逛台灣的夜市,卻有個超級天然空調,無論怎麼逛都完全沒有汗流浹背的狼狽感覺。想像一下逛台灣的夜市,除了滿足對料理的渴望,還有汲取當地市場的豐富人文和歷史風情的行程。想像一下逛台灣的夜市,除了道地台式料理,同時融合了西班牙、印度、泰國、巴基斯坦、墨西哥、波蘭等等世界各國料理精華。想像一下逛台灣的夜市,卻有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操著各種語言口音英語的攤商忙著和你推銷自家產品。這所有想像,全部都在肯頓市場(Camden Market)得到百分百的滿足。


 


 




        剛抵達肯頓市場,就對滿滿映入眼簾的中式美食攤商留下深刻印象。這家攤商老闆用國語介紹來試吃一下台灣口味的鹽酥雞,儘管味道不太一樣,畢竟要入境隨俗的不只是人,料理也是。但是只要4英鎊就可以把一個碗裝的滿滿,這完全滿足我們對英格蘭中式料理的渴望。只不過站著吃有點狼狽。


 


 


 


 


        轉過街角看到琳瑯滿目的紀念品店。讓觀光客享受消費樂趣之餘,店家也很樂意與我們攀談,我就遇到一個來到阿富汗的店老闆。我們很倒楣,許多強大的外國國家喜歡在我們的國土上打仗,他幽幽的說。我們不都是像你們從CNN等電視媒體上看到的。看看我,我不像恐怖份子吧。他說完雙手一攤,引起附近的觀光客大笑。


 


  




        除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美食,這裡的紀念品店擺滿了目不暇給、設計精美的飾品,讓我們幾乎無法抑制想要購買東西的衝動。和其他在英國的店家不同的是,這裡的買賣是可以殺價的,而店家應對進退有時候成為我們會不會讓荷包流血的關鍵。這家英國包包店儘管有著各種款式英國icon的包包,可惜店家銷售方式讓人不敢苟同。雖然如此,洪水般湧進的觀光人潮,像是不斷拍打著海岸的波波巨浪,卻從來沒有停息過。和我們熟悉的逢甲夜市有著身處不同國度的異曲同工之妙。


 


 



        轉過街角,一條運河(canal)在翠綠色楊柳庇蔭之下流經市場中心;而遊船三三兩兩,慵懶優雅的在不同高度的河階上逡巡。異國市場裡滿滿的除了為了搜尋異國美食而來的遊客,都是充滿誘人情調的食物香氣。裊裊的炊煙此起彼落的從攤位上緩緩升起,不休息的觀光人潮持續川流不息。夜暮降臨,攤商們溫暖的燈光點點的亮起了,肯頓市場的另一個面貌展示卻才正要開始。



 



比起在中國城4顆餫飩要5.2鎊的天價, 這裡的中餐價格友善很多.


 




鴉片戰爭打完都超過一個世紀了, 英國人還在懷念那段戰無不勝的美好時光.




誰說不能邊騎摩托車邊吃飯的?




"這家的咖啡很好喝" 剛剛喝完的加拿大情侶推薦.




很棒的禮品店, 可惜我的預算有限...




這一區專賣女生喜歡的小配件.




楊柳到映著肯頓市場的運河風光.





杯觥交錯, 好悠閒的水上人生, 令人羨慕.




運河船緩緩的駛出閘門, 吸引許多觀光客的目光.




優雅的英式平底船吸引眾人目光.





這個運河的設計被廣泛應用到所有的運河, 解決運河海拔高低不同的情形.





肯頓市場的小角落,  裝載最滿的不是行李廂而是胃.



就算鞋店的招牌都很有創意~~


shiny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